中國首批榴蓮即將收穫,泰越地位受威脅?

據南華早報報導,海南今年將收穫第一批榴蓮,預計下個月將銷售約 2,411 噸榴蓮。

馬來西亞榴蓮專家 Lim Chin Khee 每兩個月前往中國幫助農民種植這種熱帶水果。

吉隆坡附近榴蓮學院的創始人向 404 多公頃土地上的農民提出的建議中,有必要避免浪費水和肥料。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從小農場向中國出口優質冷凍榴蓮,中國是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不斷增長的熱帶水果市場。

Lim 願意幫助中國的種植者,這表明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有信心,相信中國榴蓮供應的自給自足將在未來很多年內實現,而且仍然必須依賴進口。

但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越南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長期戰略,以防它成為主要競爭對手。

1950 年代,中國農民開始在海南省種植約 206,000 公頃的熱帶水果。得益於加快生長周期的技術,榴蓮種植在 2020 年蓬勃發展,有望成為該島的主要利潤。

據中央電視台報導,海南正在為今年的首次榴蓮收穫做準備,預計下個月將銷售約 2,411 噸榴蓮。

Lim Chin Khee 先生表示,中國的熱帶水果產量不太可能飆升,因為種植者必須為農田支付租金,而不是完全擁有農田,有時暴風雨會毀掉他們的莊稼。

他說,比較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榴蓮,“與其說是競爭,不如說是一種互補。”

總部位於香港的 S&F Produce Group 的開發總監 Sam Sin 表示,海南的亞熱帶氣候生產的榴蓮與在中國已經享有良好聲譽的泰國種植的榴蓮質量不盡相同。 Sin 的公司在泰國擁有農田,供應多種熱帶水果供出口。

“我認為這就是中國人在談到榴蓮水果時所考慮的原產地觀念,”5 月 12 日在香港一家超市舉行的泰國食品展後,辛說。 .

據他介紹,很多中國人一想到泰國就是節慶之國和旅遊之國,就會想到泰國。 這給泰國水果一個特殊的地方。

“我們看到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他說,並指出他的公司在過去九年中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另一個好處來自生效一年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它降低了東南亞水果出口到中國的關稅。

Way Forward 研究員 Aaron Rabena 基金會表示,這讓來自菲律賓的芒果、椰子和榴蓮很容易進入這個擁有 10 億人口的市場,這些水果在這些市場可能“相當稀有”。 說。

在陳爽位於上海的水果店,廉價的荔枝、芒果、木瓜和火龍果在中國的銷量超過了東南亞的產品。

“但海南的熱帶水果產量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它們的產量不是很穩定,”他說,並補充說榴蓮和國王仍然需要進口。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海南繼續雄心勃勃,同時加速應用自動化、提高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東南亞的信心將會動搖。

他們正等著看一個總面積略小於台灣的島嶼能否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最終取代進口。

林說,海南的農民受到炎熱天氣和大雨的鼓舞,他們也想了解更多關於養分、樹木修剪和提高水果質量的知識。

“他們的農場使用了一定程度的自動化來控製成本,這對馬來西亞種植者來說是一個教訓,”他說。

林補充說,馬來西亞的榴蓮種植園比海南的小,這使馬來西亞在與中國的純生產競爭中處於潛在劣勢。

中國去年進口了超過 824,000 噸新鮮榴蓮,價值超過 40 億美元。 這一數量是 2017 年的 4 倍。

友啟海南農業公司總經理杜百忠先生說,他們公司今年計劃在派遣工人到東南亞進行研究,然後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熱帶農業合作後生產50噸榴蓮。

該公司找到了一種自動化澆水、施肥管理和天氣監測的方法。

但他承認,在海南種植榴蓮比在東南亞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預和密切監督”。

有分析認為,未來中國熱帶水果甚至可能出口到東南亞。

位於河內的 Mekong Economics 首席經濟學家 Adam McCarty 先生說,中國的熱帶水果可能開始流入越南。

“市場上有很多中國水果,比如蘋果和橙子。 這些水果的保質期非常長,”他說。

麥卡蒂說,越南為國內市場種植熱帶水果,但缺乏主要出口行業所需的自上而下的協調。

胡志明市商業諮詢公司 Mazars 的合夥人傑克·阮 (Jack Nguyen) 表示,與國內水果相比,任何系列的廉價中國農產品都將是壓倒性的。

在菲律賓,立法者已經開始質疑區域商業夥伴關係的價值。

2 月,菲律賓參議員 Imee Marcos 對期望中國購買所有國內種植的榴蓮是否“現實”表示懷疑,因為北京領導人對菲律賓增加與美國的軍事訓練“表示失望”。

在北京和馬尼拉 1 月份簽署了 20 億美元的水果出口協議後,菲律賓的香蕉、椰子和榴蓮種植者寄予厚望。

在泰國,泰國駐香港貿易專員公署表示,它一直在與農民和貿易商合作,以促進水果銷售。

該國去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 31 億美元的榴蓮,佔水果出口的 96.2%。

泰國政府堅信今年向世界出口的榴蓮、山竹、龍眼、芒果和椰子可以達到58億美元。

Liu Wenyan

“鐵桿社交媒體狂熱者。容易出現冷漠。創造者。思想家。虔誠的網絡大師。流行文化愛好者。問題解決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