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但在這裡,退休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

Yoshihito Oonami 先生只想退休,讓疲憊的身體休息一下。

然而,每天凌晨 1 點 30 分,這位 73 歲的老人都必須起床,開車一個小時到東京灣一個小島上的新鮮農產品市場。 車上除了要裝蘑菇、生薑、紅薯、蘿蔔,還要提著5公斤多的箱子,腰越來越疼。 在那之後,大野波遊歷了日本首都,每天為餐廳送貨多達 10 次。

“只要身體能承受,我就乾活。”老人一邊查看單子一邊說。

香港長者排隊領取糧票。 亞洲正在經歷老年人口激增,他們必須在 65 歲以後繼續工作以維持生計。 照片:紐約時報

隨著東亞人口減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越來越多像 Oonami 先生一樣努力工作到 60 多歲甚至更老的人。 提前退休年齡籌集了養老金,使亞洲政府難以每月向退休人員支付足夠的生活費。

多年來,人口學家一直警告說,富裕國家的一顆定時炸彈即將來臨。 但直到現在,日本及其鄰國才開始感受到原子彈的影響。

政府、企業,尤其是老年人,正在努力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深遠影響。 人們看到的最明顯的變化是在工作場所。

“在我這個年紀工作一點也不好玩。但我必須以此為生,”他說。

現在這些老齡化國家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適應新形勢,挖掘老齡化勞動力的潛力,同時確保即將退休的人不致陷入貧困。

在人口老齡化速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快的東亞,迫切需要更大的靈活性。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人口,日本、韓國和中國都被迫嘗試轉變政策,例如企業補貼和養老金調整。

世界其他地區有可能“嚐到”同樣的命運。 更多國家可能會向亞洲學習如何應對類似危機的經驗教訓。

只僱用老年人創造就業機會

早在 Oonami 先生開始送菜之前,他就嘗試過在辦公室工作和當過出租車司機。 最後,他發現自己適合當一名卡車司機。 這迫使他簽訂了一份長期合同,而不是一份有保障薪水、定期晉升和公司退休福利的終生工作。

作為一名卡車司機通常意味著要背負重物。 當他 50 歲時,醫生說提重物已經磨損了他脊椎的軟骨,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大約 15 年前,他轉而從事一份小型送貨工作,並在農貿市場簽訂了一份合同。 然而,即使接近日本傳統的 60 歲退休年齡,Oonami 先生仍無法停止工作。

在整個職業生涯都持有勞動合同後,他每月只能領取大約 60,000 日元(477 美元)的基本養老金。 這筆錢不足以支付老人的日常開支。

日本並不是東亞唯一一個老年人覺得除了繼續工作別無選擇的國家。 在韓國,老年貧困率接近40%,65歲以上的人中仍有40%在工作。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每 8 個老年人中就有 1 個工作。 日本的這一比例超過四分之一,而美國為 18%。

在日本和韓國,已經建立了臨時工作組織和工會來幫助這些年長的工人。 儘管他們中的許多人出於經濟需要不得不工作,但雇主也越來越依賴他們。

為了應對人口學家所說的“超級老齡化社會”,東亞的政策制定者最初側重於努力提高生育率和改變移民法以增強勞動力。

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改變老齡化趨勢,因為出生率下降,許多國家抵制大規模移民計劃。

這讓雇主迫切需要工人。 例如,在日本,調查顯示多達一半的公司報告全職員工短缺。 長老們來填補了這些空白。

“我們有很多尚未開發和未開發的工作能力,”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Naohiro Ogawa 說。

Koureisha是東京的一家臨時公司。 它有一份工作清單,規定申請人必須年滿 60 歲。 Fumio Murazeki 總裁表示,他相信雇主越來越容易僱用年長的工人。 “65 歲以上,甚至 75 歲以下的人都非常活躍和健康,”他說。

日本政府還向為老年工人安裝住房的中小企業提供補貼,例如在樓梯上增加欄杆或為工人增加休息區。

參考紐約時報

Shen Jingfei

“組織者。內向。經過認證的互聯網狂熱者。啤酒狂。謙遜的酒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