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香港商人表示,要了解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角色,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想像成一個電力變壓器,能夠將兩個不同電壓等級的電路連接在一起。 一是全球金融體系,資本自由流動,信息和法律公開。 另一個迴路是中國龐大、發展中的金融體系,受到嚴格控制。
過去20年,隨著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巧妙地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的大部分業務以美元計價,由西方公司經營,並受獨立法院和監管機構的監督。
在惡劣的條件下,變壓器的效率可能會降低,甚至在極端條件下,它可能會爆炸。 隨著中國政府更多地參與政府和法律體系,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面臨的風險正在增加。 5月28日,中國頒布了一項旨在防止香港恐怖主義的國家安全法。 作為回應,白宮提議取消香港享有的一些有助於其與全球經濟聯繫的法律特權。
第一種也是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香港的機構面臨逐漸解體,並不再是全球金融中心,因為它們受到中國更嚴格的控制。 中國將不得不接受效率較低的資本市場,這對國內企業的資本成本構成了更高的風險。 最壞的情況是誤判,可能會破壞流入香港的約 10 萬億美元資本。 這將在中國和亞洲引起震動。 高管和官員經常將此稱為核結果。
香港金融市場的特點
香港股市有一個經常被提及的特徵,即呈現出更為大陸化的特徵。 例如,本地企業在股市中的份額從 2000 年的 69% 下降到 24%。 一些公司——比如億萬富翁李嘉清和怡和的公司——已經成功實現多元化。 然而,大多數都組織不善,沒有一家香港企業在內地擁有強勢地位。
與此同時,大陸公司在香港股市的市場份額從31%上升到73%,其中騰訊、平安等10家最有價值的中國公司中有9家不依賴外資。 然而,根據以美元計價的股票和債券發行,他們籌集的跨境資本中約有三分之二在香港。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香港正在變得“更中國化”,但其金融基礎設施仍與西方發達經濟體相似。 制定“一國兩制”憲法帶來法治以外的好處。 法院下一級是獨立的全球標準監管機構,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中央銀行和股市監管機構。 他們的規定要求香港企業和金融公司,尤其是大型金融公司,必須遵循合理的公司治理標準,擁有官方賬戶並及時發佈公告。
信息透明讓香港能夠進入西方金融體系的核心,這是中國夢寐以求的。 美國1992年的香港政策法案規定,國家必須將香港視為一個單獨的關稅區,並確保貨幣可兌換。 此外,還有其他鮮為人知的安排:香港公司受到衍生品監管機構的待遇與美國相同; 華爾街證券監管與香港有執行協議; 該地區是 CLS 的監事會 – 一個美聯儲支持的全球貨幣結算平台,交易港元和其他貨幣。 有中國和人民幣沒有也可能沒有的特權。
在香港的所有優勢中,最重要的是亞洲作為以美元計價的外國融資中心的作用——美聯儲鼓勵這一地位。 自 1983 年以來,港元一直與美元掛鉤,並以約 4,400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為後盾。 甚至許多以港元交易的公司都認為這種貨幣可以取代美元。
香港的實力
為了贏得投資者的信心,香港使用自己的支付基礎設施,該基礎設施與美國貨幣市場掛鉤。 他們使用美元 CHATS——一種銀行同業支付系統,可用於在香港清算和結算美元交易。 該系統通過匯豐銀行連接到紐約。 去年,通過美元 CHATS 支付的總價值為 1040 萬美元。 同時,前10大內地銀行中有9家支持,用於連接匯豐銀行。
公平和透明的保障使香港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強大地位,企業也很樂意在香港經營。 該地區擁有 163 家持牌銀行,其中最大的 5 家銀行中的 3 家由西方控制,還有 1,600 家財富管理公司——其中大部分在全球運營,其控制的資產一半來自美國。美國、歐洲和亞洲(不包括中國)。 )。
在大陸投行“主導”大陸業務的同時,西方企業仍在進行“跨境”交易。 例如,認購阿里巴巴第二次上市的五家銀行中有四家是美國或歐洲的,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 全球公司在香港的強大存在證明市場仍然表現良好並創造就業機會。
香港金融精英表示,香港在全球體系中的作用不受社會和地緣政治動蕩的威脅。 儘管中國的新國安法存在爭議,但它希望減少抗議。 因此,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表示支持。 據五位消息人士透露,過去兩週沒有跡象顯示國際銀行從香港撤回存款。 與此同時,一些中國公司,如京東,正在這裡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以籌集資金。
然而,香港也不能倖免於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以及北京日益嚴格的控制所帶來的影響。 如果它們完全由北京控制,令人擔憂的是香港獨立機構的壽命,包括法院和中央銀行。
香港仍然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嗎?
如果第一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香港可能會“貶值”而不是受到關注。 與中國合作的公司沒有更好的選擇,但其他業務可能會轉移到不太複雜的地方。 這種轉變可能包括三分之二的港幣和人民幣無關貨幣交易以及超過一半的資產投資於歐洲、美國和其他亞洲國家。
如果其全球業務收縮,香港仍有中國公司可以追趕。 將會有更多的IPO。 此外,隨著中國養老基金的發展壯大,它們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投資。 整體負面影響在香港是可以接受的,只會對中國不利,由於香港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小,中國將失去部分經濟優勢。
然而,仍有人支持“核”情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並不穩定。 美國官員在對在香港經營的個人、公司或銀行實施制裁時,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或有意無意地阻斷或破壞“支付動脈”。 因此,任何措施都可能引發人們擔心,停泊在香港的資金不再是與西方的完美交換。
香港沒有任何財務官員認為最壞的情況會發生。 但大多數觀點認為,美國或中國為破壞美元交易所的核心作用而採取的行動是危險的。 香港對全球金融體系如此重要,以至於每個人都害怕看到香港遭受損失,這一事實是半個笑話,它提醒了該地區是多麼的關注,以及接受分離的衝擊是多麼困難. 兩個超級大國中。
諮詢經濟學家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