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給孩子花錢,簡直就是“低俗”

一項研究發現:

孩子18歲前,學校教育的影響佔30%,社會教育的影響佔10%,剩下的60%來自家庭教育。

父母是引導孩子的人,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從一開始就完全稱職; 相反,他們是在長期的實踐中一步步成熟的。

養育子女有 4 個等級。 你處於什麼水平?

01

第一級:準備好為孩子花錢

帶孩子探索世界的潮流逐漸流行。

有些人送孩子去英國和美國的名校讀書。 有些人讓孩子參加各種夏季運動營,如衝浪、划船和曲棍球。 有人帶著孩子國內外旅遊,上網遊覽許多著名景點…

這一切的背後,是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標籤。

“月薪6000萬,我還是供不起孩子的暑假。”

“送女兒去國外短期夏令營就意味著破產。”

現在這一代父母似乎是最願意為孩子花錢的。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即使是以犧牲別人為代價,你的孩子也必須是個有才華的孩子。 但取得的成果甚少,家庭經濟負擔龐大。

在一部名為《父母戰爭》的印度電影中,米塔夫婦傾盡所有的錢將女兒送入私立小學,幫助她贏在了起跑線上。

他們先在學校附近買了一棟昂貴的房子,然後在房子裡舉辦了一場豪華的聚會,讓他們的女兒很快就能結交新朋友。

為了參加高考,他們從早到晚為女兒舉辦了多場才藝培訓課程,而他們自己也經歷了一系列從形像到說話方式的轉變。

但結果是,孩子們精疲力竭,失去了童真和微笑,家長們則因不斷增加的匿名開支而疲憊不堪。

很多父母願意為孩子的教育花錢,但物質上的付出只是孩子最低限度的滿足,無法與愛相提並論。

最底層的父母只看重物質上的貢獻,卻忽略了孩子內在的心理情緒需求。

02

第二級:準備好與魚共度時光

在電視劇《重要考試》中,小凡小時候父母忙著賺錢,就把她留給了奶奶,每隔幾年才回家一次。

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陪伴,範變得敏感而脆弱,她和父母之間也產生了無形的、難以跨越的距離。

當家裡出現竊賊時,她很害怕,但范寧願向居委會尋求幫助,也不願通知父母。

當她發高燒時,她沒想到會得到父母的照顧。

別的孩子高考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而她卻要獨自面對。 結果,她被洪水困在家裡,考試差點沒及格,甚至面臨生命危險。

範的父母一直以為他們會努力賺更多的錢,然後把孩子帶回家和他們一起生活。 但他們不知道,對一個孩子來說,房子再豪華,也比不上有父母在身邊。

童年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會形成「情感沙漠」。

香港首位女特首林鄭月娥日常工作極為忙碌,但她總是盡力花時間陪伴孩子。 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的兩個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從來沒有請過管家,所有的做飯都是我自己做的。我認為這很重要。孩子們應該感受到媽媽在照顧他們。”

兩個兒子到英國留學後,她準備放棄管理職位,辭職回到倫敦辦公室,只為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公司和大家的關注將給予孩子們無盡的正能量。 她的兩個兒子從小就很親近,都是好學生,都畢業於名牌大學劍橋大學。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的角色都是不可取代的。

生命早期的擁抱和互惠,童年時期的關心和指導,以及青春期的肯定和支持,都有助於孩子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自信。

父母只有投入時間和精力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繫,才能不斷滋養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有信心克服困難。

教養好孩子或正常孩子的4個等級的養育方式:願意為孩子花錢只是「低階」 - 圖2。

03

第三層次:孩子願意學習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對音樂父母希望孩子能在二胡上有所成就,所以從小就對孩子採取傳統而嚴格的「打屁股教育」方法。

久而久之,兒子對拉二胡越來越反感,並表示這輩子再也不想碰二胡了。

雖然女孩沒有放棄拉二胡,但她與父母產生了深刻的對抗,並與父母斷絕了一切聯繫。

在一本叫《新中國式育兒》的書中寫道: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類型的父母。 一類是“傳承教育”,他們用過去接受的一系列教育方法來教育孩子。 如果他們的孩子學習不好,他們只會認為傳統教育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孩子身上。 另一類是“學風”,他們會探索適應時代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表現不好,他們就會思考,尋找更適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大流行 北京大學博士生誇因沉迷電子遊戲,在大學成績很差。

看到兒子這樣,父親沒有打他,也沒有強迫他,而是開始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 他主動研究教學知識和如何指導孩子,認真記筆記,睡前與兒子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

當兒子在學習上遇到很大壓力、心情不好時,他用學到的知識幫助兒子應付。 為了讓教育更有吸引力,他規定全家一起關掉網路和電視,和孩子一起到戶外閱讀。

在父親的努力下,迪卡戒掉了網路成癮,考上了數十億人口國家的頂尖學府北京大學。

有人曾經說過:你成為了父母,並不代表你有資格當父母。 養育孩子是一項偉大的“職業”,必須一生學習、培養。

養育孩子的旅程就像在澆灌一棵小樹。

為了提供孩子取之不​​盡的正能量,父母自己也需要取之不盡的活水源泉。

而這活水的源泉,就來自於父母不斷的學習。

如果父母願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反思自己,快速更新教育方式,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達到了第三位媽媽的父親水平。

教養好孩子或正常孩子的4層次:願意為孩子花錢只是其中之一

04

第四級:想為孩子做出改變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父母的影子。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許多父母喜歡責怪他們並強迫他們改變。

但真正偉大的父母是那些願意改變自己,甚至成為孩子教科書的人。

在中國紀錄片《人生的第二次》中,42歲的Phuong高中畢業後離開家,外出打工。 兒子即將升上高中,為了讓兒子能在深圳繼續讀書,她做了一個相當意外的決定:搬到深圳讀大學部。

幾十年沒有接觸過書籍,要取得學士學位並不容易。 她每天都很忙,白天辛苦工作,晚上還要陪兒子做家事、寫作業。 直到深夜,家人都睡熟了,她才有時間坐在漆黑的餐桌前,認真聽視訊課,認真做筆記。 就這樣,透過不懈的努力,Phuong不僅考上了山東大學,還當上了「系主任」。

在每天熬夜學習的母親影響下,曾經頑皮頑皮的兒子也深受影響,專注於學習。

每天晚上,母女倆在辦公桌前互相鼓勵,共同努力實現各自的理想。

教育專家 Sissy Goff 曾說: 我們成為父母,不是為了書寫孩子的人生,而是為了淨化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徹底改變自己。”

教養孩子的本質是父母自我教育的過程。

當父母敢於超越自我,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時,自然就會成為照亮孩子人生、推動孩子前進的明燈。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不是巧合,而是每位家長不懈努力、付出的結果。

評估一下你目前的狀況,然後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

Chen Yaozu

“電視愛好者。音樂忍者。業餘旅行狂熱者。培根迷。友好的美食傳播者。自由組織者。經過認證的推特狂熱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