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6月30日晚上,大雨傾盆,英國國旗最後一次降臨香港,讓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英國人離開了最後一個主要殖民地,結束了一個世紀的“不列顛太陽不落”。
1984 年 12 月 19 日決定交接儀式和香港的命運,而英中之間的秘密談判在 1980 年代之前就開始了。
過期的土地租賃協議
根據 1842 年、1860 年和 1898 年的三項條約,現在的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被置於英國的統治之下。
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戰敗後,香港島和九龍島分別割讓給英國。 1898年,清朝繼續將後來成為新界(香港)的土地租給英國,租期為100年。
與香港和九龍島不同,新界仍注定要在 1997 年 6 月 30 日回歸中國。
隨著 1990 年代的臨近,英國人知道他們必須考慮香港的未來。
就像大部分英國殖民地的命運一樣,香港的未來不包括獨立。 1971年加入聯合國後,中國成功遊說將香港從“非自治領土”名單中除名。
這是聯合國大會宣布將“贊成建立完全自由和獨立的措施”的主體群體。
最初,英國政府希望並堅信即使主權歸還中國,它也可以繼續管治香港。 根據英國政府後來解密的文件,在 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撒切爾首相的內閣希望無限期延長新界的租約,以“如果中國人民接受,1997 年後繼續英國統治”,或者至少他們想保留香港港島。 和九龍島。
北京拒絕了這個建議。
落在北京
1982年4月在北京,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會見時任英國首相愛德華·希斯先生時提出“一國兩制”的設想,讓香港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自由隨著主權回歸北京。
1982年底,英國首相撒切爾抵達北京,成為第一位訪華並正式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的英國首相。 當年9月23日,她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趙紫陽總理。
根據會議記錄,撒切爾夫人警告說,將香港帶回當時剛剛開始開放的經濟體的中國,將是一場“災難”,會嚇跑投資者並導致金融中心崩潰。孔。 .
趙說,在談判香港的未來時,有兩個因素需要考慮,一是主權,二是香港的穩定和繁榮。 “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中國將把主權置於穩定和繁榮之上,”備忘錄中引用了中國總理的話。
第二天,當時在中國擁有最高權力的矮個子鄧小平警告撒切爾夫人,“一兩年後,中國將正式宣布香港回歸”。 也是那天,瑪格麗特·撒切爾 (Margaret Thatcher)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前被絆倒,險些摔倒。
談判進程在撒切爾夫人離開英國後繼續進行,並以 1985 年英中聯合聲明結束,根據該聲明,香港以“一國兩制”的形式回歸中國,結束了英國 156 年的統治。
鄧小平的遺囑
有關香港談判的信息主要通過英國政府文件洩露,這些文件是根據內閣文件必須在20至30年後解密的規定公開的。 這些文件往往不直接引用中國官員的話,大多是英方的註釋。
1978 年至 1983 年擔任英國駐北京大使的珀西克拉多克 (Percy Cradock) 將中國領導人描述為“思想僵化、充滿教條和民族自豪感的老人”。
在書裡 香港末日:帝國撤退的秘密外交 (大致翻譯:香港的盡頭:帝國撤退的秘密外交),羅伯特·科特雷爾這樣描述鄧小平的算盤:
鄧小平說:“如果他同意讓英國人在 1997 年之後留在香港,他就和清朝漢奸一樣,根據非法和無效的條約與英國隔絕土地。他不能這樣做。中國必須恢復對香港的主權香港。主權必須包括管理。英國國旗必須離開。英國總督必須離開。”
談判多次被推向破裂的邊緣,雙方官員都用生硬的語言相互指責。 但英國仍然擔心中國可能會退出談判。
解密文件顯示,英國人擔心,如果鄧小平“不能與英國當局達成令人滿意的協議,他可能會很快決定收回香港”。
在2007年的一次採訪中,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首次承認對在香港談判中遇到“不可抗力”的情況感到遺憾。 這位前首相承認,她對 1997 年在香港降下英國國旗感到難過。
“我想繼續英國的統治。 但當這變得不可能時,鑑於我們的情況,我只有一次機會通過接受鄧先生的想法來保留香港的獨特性,”她說。
然而,這位“一國兩制”模式的“總設計師”卻急於看到自己的想法落地生根。 鄧小平先生於1997年2月19日逝世,距香港回國僅5個月。
邊緣的香港人
當時,超過 500 萬香港人在英國和中國政府之間的談判中幾乎沒有發言權。 香港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表示,香港人知道“他們(英國人)只關心貿易。 香港人的命運是次要的。
劉指出,在英國和阿根廷就馬島問題進行的談判中,這個“1800人和數十萬隻羊”島上的居民總是在談判桌上佔有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香港人被禁止參與中英談判。
一群香港立法會代表表達香港居民意見的最後努力沒有成功。
“英國和中國政府公開呼籲公眾為談判進程做出貢獻。 但如果他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他們又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呢?”1984年,黃林議員在香港立法會的一次聽證會上說。
然而,當時香港人參與起草了基本法,這相當於一部微型憲法,是香港在“一國兩制”模式下運作的法律框架。 . 香港末任總督彭定康也改革了立法會選舉制度,增加直選議員的人數。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