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8 歲的 Eric Hsu 回憶說,有一次他只剩下 10 天可以領到工資,錢包裡只有 32 元,沒有積蓄。
“我用剩下的錢買麵包吃一整天,直到拿到工資為止,”他解釋道。
許認為自己的薪水高於平均水平,但他覺得自己一直處於貧困之中。 他屬於一群人,通常是年輕單身,被稱為“月光族”(月族),指的是在月底陷入“順風順水”局面的年輕單身男性。每月花費這個月。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鍾志年說,這個詞起源於台灣,但在中國普遍使用。
一份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約有40%的單身年輕人每個月都花光了自己的工資。 “這種行為與他們的父母非常不同,他們把賺到的每一分錢都存起來,”鐘說。
他還表示,生活成本的上漲讓很多人面臨加入“越光族”的風險,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對於在台灣從事服務行業的 34 歲阿金來說,每月 3 萬新台幣(約合 2300 萬越南盾)的工資中,保險、水電費和交通費等固定費用佔了一半以上。 “我每個月只剩下 10,000 新台幣(700 萬越南盾)的食物和其他費用。在餐館吃飯每天花費大約 300 新台幣(230,000 越南盾)。省錢的方式,”她分享道。
但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你只能活一次”(YOLO)的心態驅使他們超支,即使這意味著負債。
自從 Hsu 10 年前開始從事土木工程師工作以來,他一直在努力存錢以償還學生貸款。 但是,當嚴重的膝傷讓他停工兩周無薪時,許意識到他再也無法養活自己。
“我想,為什麼不用信用卡來支付所有費用,讓生活更輕鬆呢?”那傢伙說。 當時他有四張信用卡,每個月都要花掉工資的 70% 來還清這些債務。
許承認,雖然他一半的債務用於支付日常必需品,但另一半是由於“生活方式的選擇和慾望”。 “我失去了控制,”他說。
鐘教授表示,“越光族”的概念反映了當今年輕人對生活的幻滅感。 就像過去幾年在中國流行的其他術語一樣,比如“躺下”。
在東亞的背景下,當代年輕人的父母們經歷了非常成功的工業化,實現了人生目標。 但對於當代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同的現實。 “他們看到父母的成功,但就是做不到。期望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鐘其年說。
“越廣租”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年輕人買不起房,無法擁有房產。 “現在買房、結婚、組建家庭的希望太遙遠了,”鐘教授說。 年輕人寧願放棄這個夢想,把錢花在今天肯定能得到的東西上。 這些被稱為“小確幸”,意思是“小而確定的幸福”。
它的範圍可以從買一杯星巴克咖啡到出國旅行,這些事情會給你帶來一點幸福感,以彌補你沒有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
“只有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你才會認真去做一件事。如果你不花錢,賺錢就沒有意義,”他說。
A-Jin說她沒有長期的財務或生活目標,已經完全放棄買房了。 “只要我有食物而且我吃飽了,我就不會死。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她說。 阿珍也只是想辦法對自己好一點。
對許來說,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憑著自己的經驗,他在兩年前取消了信用卡,並承諾每月將工資的三分之一存起來。
然而,他仍然認為自己是“越光族”的一員,因為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另一次緊急情況下倖存下來。 “我還沒有任何長期的財務目標。我的首要任務是還清所有剩餘的信用卡債務,”許說。
“在下一個發薪日之前不知道我是否能買得起食物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情況,但這是對我的懲罰,”他說。
安公爵 (根據 CNBC)
“組織者。內向。經過認證的互聯網狂熱者。啤酒狂。謙遜的酒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