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 1,100 多公里前往越南接受治療後,患者的臀部恢復了活動能力,結束了多年的疾病帶來的疼痛和扭曲的步態。
實施後第三天 髖關節置換手術彭迪雲女士(52歲,香港)感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改善了80%以上,非常興奮。 範女士說,她多年來一直患有臀部疼痛。 起初疼痛只是鈍痛,但後來越來越劇烈。 近兩年來,病情發展迅速,範女士四處求醫,從東醫到西醫,都沒有任何效果。 一次偶然的機會,範女士在收到三映綜合醫院的信息後,決定從香港長途跋涉1100多公里前往越南檢查和治療。
MSc.BS.CKI Dang Khoa Khoa 表示,患者到達診所時出現嚴重的臀部疼痛,行走受限,無法蹲下,雙腿仍然分開,無法合攏,左腿明顯短。 通過X光檢查的結果,醫生一下子診斷出患者有兩個問題:髖骨關節炎和髖關節發育不良。
當關節的軟骨層受到多種因素的磨損,導致持續性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時,就會發生髖骨關節炎,如果不及時干預,致殘的風險非常高。 在範女士的病例中,病情進展嚴重,導致髖關節變形,需要進行關節置換以緩解疼痛并改善運動功能。
問題是,患者不僅患有髖骨關節炎,還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 這是髖關節置換手術中最困難的挑戰之一。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一種導致髖關節變形的先天缺陷。 正常人的髖臼深,股骨頭呈圓形。 同時,範女士的髖臼較淺,股骨骨髓較小,股骨頸前方的下垂角度可達40度(是正常的兩倍)。 因此,很難找到適合患者的人工髖關節。
當人工關節的尺寸和結構與患者的自然關節不相符時,就會導致腿長、腿短,相差達4厘米等問題; 當關節就位時,患者容易發生骨折,必須在其周圍套上束腹帶或鋼絲; 即使進行輕微的運動也很容易變得奢侈。 此外,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在更換關節時,坐骨神經病變的風險非常高。 手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雙腳下垂、腿部麻木、無法活動的情況。 這種並發症最多需要 6 個月才能治愈。
意識到這是一項複雜的手術,因為髖關節已經變形,解剖結構發生了變化,Hoc醫生和他的團隊使用Traumacad軟件測量患者的關節結構,並了解合適的人工髖關節類型。 最終,選擇的手術選擇是使用專為亞洲人設計的髖關節,特別是針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病例。 同時,通過SuperPath技術對患者進行置換,保留了後肌群,從而避免了術後脫位的風險。 在手術過程中,C型臂系統用於持續監測關節置換過程并快速發現任何異常情況。
術後第一天,患者病情穩定,能夠站立行走,步態明顯改善。 X光片顯示髖關節位置正確,雙腿長度相等。 術後3天,患者可以不用拐杖行走,可以屈腿坐著。 未來,患者能夠下蹲、長腿……這是范女士多年來一直等待的。
Hoc醫生表示,以目前醫務人員的發展和現代化的設備系統,我國的關節置換手術水平可與世界許多國家相媲美。 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外國患者來到越南接受檢查和治療。 同時,國內患者也能以合理的費用獲得國際標準的治療。
總醫院 TAM ANH 系統
最後更新: 2023年8月16日 09:20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