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科技獨角獸的“黃金十年”即將結束

Grab、GoTo、Sea等東南亞領先的科技公司……在經歷了一段高速增長的“風雨兼程”後,正在經歷低迷期。

距離新加坡中央金融區 10 分鐘車程的是 Grab 的 9 層總部,擁有約 3,000 名員工。 這表明 Grab 自成立小型汽車租賃辦公室的初期以來,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亞洲日經.

投資者對東南亞科技初創企業越來越警惕

2022 年是 Grab 的生日,Grab 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東南亞的創新偶像之一。 然而,自去年 12 月公司上市以來,Grab 的股價已大幅下跌,市值縮水 80%。

Grab 是許多擔心其股東的東南亞科技公司之一,因為它試圖扭轉多年的虧損。 同年成立的另一家新加坡公司,即電子商務平台 Lazada 的運營商,仍然依賴其中國母公司巨頭阿里巴巴的資金。 隨著虧損的增加,Sea 等行業同行也在迅速縮減規模。

經過數日的快速增長,東南亞獨角獸處於停滯階段。 (圖片: 亞洲日經)。

這些公司的誕生和成長已成為蓬勃發展的東南亞科技生態系統的象徵。 GMO VenturePartners 的創始合夥人 Ryu Muramatsu 表示:“社會中的許多利基市場已經被 Grab 等公司進行了數字化改造。

許多初創公司的出現也導致了想要在低利率環境中追逐利潤的投資者的出現。 根據分析公司 Preqin 的數據,2021 年東南亞的風險投資飆升至 248 億美元,是過去 10 年的 120 多倍。

自去年 12 月利率開始上升導致通脹壓力以來,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 這導致科技股遭到拋售,壓低了科技公司的估值。

9 月,東南亞風險投資交易數量為 1,030 筆,同比增長 24%,超過全球 5% 的跌幅。 即便如此,該地區的總交易規模基本保持不變,為 160 億美元,表明平均交易規模有所下降。

成長階段的公司專注於限制現金消耗並努力生存直到市場復甦。 Grab 和 Sea 等第一代東南亞初創公司能否成功並驗證其商業模式,將是對該地區生態系統未來發展的重要考驗。

Gojek 的早期投資者之一,Openspace Ventures 的創始合夥人 Shane Chesson 表示,該地區的生態系統“在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方面正在上升”。 “我們看到業內優秀人才不斷成長,進入其他領域並增加創新,但他們仍有很多東西需要證明。 它們不可持續且尚未盈利,因此它們需要許多其他因素才能成功,”他說。

Grab——東南亞快速增長但仍在虧損的科技初創公司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Grab 從拼車平台開始了它的旅程。 在成為獨角獸僅僅兩年之後,這家初創公司在包括食品配送和金融科技在內的其他業務領域推出了一款雄心勃勃且成本高昂的遊戲。

在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開發這款出色的應用程序證明了 Grab 的願景是正確的,但更重要的是,該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儘管收益有所改善,但 Grab 上半年仍淨虧損 10 億美元。

Grab 最初是一家拼車業務,後來擴展到許多其他領域。 (圖片: 亞洲日經)。

9 月 27 日,Grab 在其總部舉行了首個投資者日,來自該地區的數十名投資者和分析師前來聽取公司的計劃。 這家虧損公司首次承諾到 2024 年下半年在企業層面實現盈虧平衡,但基於調整後的 EBITDA(息稅折舊前利潤)。

Grab 首席運營官 Alex Hungate 概述了一系列以每月訂閱計劃 GrabUnlimited 為中心的創新舉措。 每月支付幾美元的費用,該計劃就提供超級應用服務的優惠和優惠,從免費送貨到只打電話到頂級司機。

該計劃的目標突出了 Grab 的轉變:通過註冊新用戶來加強與現有用戶的關係,從而減少對激勵方案的依賴。 第二季度,Grab 的消費者激勵金額為 3.11 億美元,成為該公司在此期間虧損 5.72 億美元的主要原因。

Grab 的核心拼車業務實現了正的 EBITDA,佔集團總收入的一半左右。 儘管如此,訂閱計劃仍將有助於其前景廣闊的交付業務,預計該業務將在 2023 年第二季度實現收支平衡。

隨著 Grab 於 9 月在新加坡推出其數字銀行業務,併計劃於明年進入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一新重點尤為重要。 該公司對在線借貸的投資預計將在 2023 年達到頂峰,還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用於追踪矽谷的東南亞創業生態系統

東南亞科技領域在 2010 年代初開始蓬勃發展,當時智能手機開始變得越來越流行。 當時的投資者和政府都在關注矽谷等頂級科技生態系統,並試圖在國內推廣。

新加坡公共投資者淡馬錫的風險投資部門、Grab 的早期投資者 Vertex Holdings 首席執行官 Chua Kee Lock 表示:“東南亞科技領域的爆炸式增長源於中國的經驗教訓。

多年來,東南亞初創公司一直被貼上矽谷和中國的“抄襲”或“模仿者”的標籤。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該地區的德國 Rocket Internet,這是一個創業孵化器,以模仿一個市場上的成功公司在另一個市場上做同樣的事情而贏得聲譽。

新加坡初創風險投資公司 Antler 的首席執行官 Magnus Grimeland 說:“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大不相同。” 之後,他曾在 Rocket Internet 作為新加坡 e-based 的聯合創始人。 貿易公司 Zalora Group 於 2012 年。

公司將需要建立物流和合作夥伴網絡,所有這些都位於一個企業文化、語言和人員複雜混合的地區。 “你必須在東南亞做很多創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大量的血汗和淚水,”格里姆蘭說。

Rocket 培養的許多初創公司和人才已成為該地區的知名人士。 Gojek 創始人 Nadiem Makarim 幫助 Rocket 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了一個基地,直到他重新專注於他在 2010 年創立的拼車業務。新加坡的外賣服務是 Foodpanda 和 Lazada,從一開始也得到了 Rocket 的支持。

最後,新進入者已經站穩腳跟。 2016年,阿里巴巴收購Lazada以拓展海外業務。 Grab 在 2018 年收購了 Uber Technologies 的區域業務,進一步強化了本地化是在東南亞取得成功的關鍵的觀點。

改變策略

隨著市場反彈,投資者擔心他們會錯失良機。 軟銀集團的願景基金(也投資於 GoTo 的電子商務部門 Grab 和 Tokopedia)和 Tiger Global Management 等非傳統投資者已經向該地區的獨角獸公司注入了數百萬美元。

即使是不知名的初創公司,也曾看到矽谷的 Y Combinator 等早期種子基金投入大量資金來增加價值並為未來的融資建立公司。

充裕的流動性讓初創公司可以推遲 IPO 計劃,儘管虧損嚴重,但仍能繼續獲得更多資金。 這些單位專注於擴大市場份額,而不是可持續增長。

亞洲日經表示,初創企業應該更多地關注利潤。 然而,在過去,獲得市場份額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決定,幾乎是“遊戲規則”,GMO VenturePartners 的村松說。

疫情期間,由於投資者害怕錯失良機,一系列投資交易未經檢驗就達成。 (圖片: 亞洲日經)。

“以前,你只需要非常快地到達那裡。所以你正在做的是優先考慮速度而不是資本效率。他們一輩子都做不到,所以現在,初創公司做到了。你必須專注於利潤。這是自然法則,”他補充道。

在大流行爆發期間,投資者在沒有做必要的基礎工作的情況下繼續交易。 Vertex 的 Chua 說:“許多人說他們的初創公司做得很好,再加上投資者擔心在高增長時期錯失良機,這導致了科技初創公司的泡沫。”

增長潛力

投資者對東南亞的長期前景保持樂觀,籌資持續強勁。 在經濟增長放緩後,投資者也開始遠離中國。

9月底,全球最大的私人投資和風險投資會議SuperReturn Asia首次在新加坡而不是香港舉行。 會議記錄了來自 40 多個不同國家的 1,000 名 CEO 的參與,創歷史新高。

隨著專注於該地區的基金數量增加,東南亞正看到更多資金流入。 據 DealStreetAsia 的亞洲日經報導,今年前 6 個月,東南亞風險投資公司關閉了 23 只基金,收益超過 30 億美元,相當於 2021 年全年。

該數據表明,“預計 2022 年全年業績將超過大流行前水平,並在 2019 年達到峰值,”報告指出。 不過,前方仍存在風險。 在經濟不確定的背景下,投資者更關注短期利潤。 正如科技公司通過本地化獲得市場份額一樣,投資者需要親自到該地區檢查進展情況。

Ren Chenguang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