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威脅亞洲稻田

全球 90% 以上的大米在亞太地區生產和消費。 照片:路透社

今年 6 月,Mahendra Pratap 開始在她位於印度北方邦 Kannauj 的家鄉播種,希望能獲得豐收。

去年,大雨毀壞了莊稼,他沒有得到任何政府援助。 今年,同樣在季風期間,他面臨著相反的問題:雨水太少。 到 8 月,他幾乎 90% 的莊稼都枯萎了。

“今年土地貧瘠,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支持,”農民普拉塔普告訴南華早報(SCMP),並補充說其他人自己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專家說,包括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內的世界主要稻米生產國的惡劣天氣正在威脅今年的全球糧食生產,影響超過 20 億人。

在今年食品價格飆升的情況下,由於四年的豐收,大米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負擔得起。

但是,烏克蘭衝突後肥料成本高昂、中國創紀錄的熱浪和乾旱、印度降雨量少和巴基斯坦洪水等多種因素正在威脅稻米產量並推高價格。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的數據,全球 90% 以上的大米是在亞太地區生產和消費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產國和進口國。 但是,這個國家仍然提倡自給自足,並保持著1億多噸大米的庫存。

“由於最近的干旱,中國的稻田受到了影響,這反過來又可能影響出口能力,”一家多部門服務公司的國際商業顧問吉爾赫姆·坎波斯說。 ) – 說。

中國主要向菲律賓、韓國和日本出口大米,但不是全球大米出口大國。

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出口國是印度,它為至少 150 個國家的人們提供食物。 對製造業的威脅引發了人們對印度可能會阻止出口的擔憂。 然而,印度政府已承諾確保全面禁令的可能性極小。 5 月,在創紀錄的熱浪扼殺了國內生產後,印度禁止小麥出口。

印度媒體上週報導稱,政府正在考慮下令限制 100% 碎米的出口,這種碎米佔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大米的大部分,用於牲畜飼料。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8月12日的報告,2022-2023年世界大米供應量預計減​​少410萬噸至6.973億噸,主要受孟加拉國和印度減產影響。

中國的干旱影響了長江流域沿線許多省份的 120 萬公頃土地,長江流域是該國的主要水稻產區。 “雖然中國三種水稻作物中的第一種是在正常條件下收穫的,但第二種作物正在進入開花期,這是對溫度最敏感的時期,”分析師坎波斯和水說。 沒有灌溉的田地將遭受創紀錄的高溫的影響。 »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即使在乾旱之前,該國的大米出口量在 2022 年前七個月就下降了,同比下降了 18.42%。 對韓國和菲律賓的大米出口將受到此次乾旱的最嚴重影響。

分析人士稱,由於中國不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國,進口商可能會將目光投向其他大米生產國。 不過,鄰國也在考慮威脅對中國收成的影響。

在菲律賓,一位立法者警告說,長江流域乾旱可能會影響大米供應,並敦促政府與世界第二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和泰國達成大米採購協議。 菲律賓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大米,面臨糧價上漲和比索貶值的困境。

佔全球大米貿易量 40% 的印度在 6 月至 8 月期間在北方邦、比哈爾邦、賈坎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等主要稻米生產邦經歷了嚴重的降雨不足。

全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AIREA)首席執行官維諾德考爾表示,任何挑戰都不太可能損害大米出口,並強調了政府保證的重要性。

截至 7 月 1 日,印度的大米庫存為 4700 萬噸,遠高於所需的 1350 萬噸。

根據印度農業部的數據,到目前為止,2021-2022 年的稻米產量為 1.3 億噸,比上年增加了 600 萬噸。

然而,從年初到 8 月,印度水稻種植總面積從近 3910 萬公頃下降到 3670 萬公頃。 鑑於乾旱情況,10 月份的收成可能會偏低。 和以前一樣強大。

Chang Jiang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