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與都德宮廷之間的“橋樑”

我們談到儒家思想在重視農業和貿易貶值方面的僵局,從而推動像明命這樣有才華和野心的皇帝在 19 世紀與人類運動背道而馳。

但是儒家還有第二點,就是造就了一個只擅長詩文,不通工、不通物理、不通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落後階層。

聖保羅修道院具有經典的法式建築風格,由Nguyen Truong To設計。

“一樹一果”,在法、美、英三國登陸推國之時,產生了閉關鎖國、只講堯、順的故事的官僚階層。一個全球性的思想監獄。 可就在這被囚禁的黑夜裡,突然出現了一盞電燈,雖然忽明忽暗,雖然很快就熄滅了,但還是一直燃燒到第二天:著名藝術家阮長圖。

Nguyen Truong To 於 1830 年出生於義安省 Hung Nguyen,在一個天主教家庭中長大,讓 Nguyen Truong To 有機會通過從小教導他的法國主教接觸西方教育。

此外,他還在村里以學士學位學習漢字。 這種和諧使他既懂儒學,又懂西學。 也就是儒教與基督教合二為一。

這就是後來幫助他的地方,當他以最透明的方式發現杜克時代的問題時:具有為民為國的儒家思想,具有創新精神和尊重自然的精神。 神的門徒。

1859年,阮長桃有機會陪同法國神父前往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 在那些國家,他看到了不需要點亮的燈,沒有牛的馬車,可以拉的馬,並親眼比較了他與出生國的距離,與非常遙遠但文明的土地的距離。 當時的越南人不知道。

他也有機會到訪香港、廣州,可以與西方貿易出現時亞洲貿易港口的繁榮,與“閉港”時的越南相比。

在國內,Nguyen Truong To 的職位是法國與 Tu Duc 宮廷之間的“橋樑”。 當時,Nguyen Truong To 是一名外交官,是兩個陣營之間的翻譯。

以此中間立場,阮長壽為杜德提出了一個極其巧妙的外交方案,包括兩個階段:首先是與法國殖民者和平相處,然後是與法國以外的所有西方國家合作,以平衡一個國家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利用國際競爭來保持其獨立性。

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個正確的想法,也是小國與大國的“博弈”。 但是那天,圖德沒有聽他的話,這個國家慢慢地被法國人“吞沒”了。

從1863年到1871年,阮長壽至少派出15次法庭聽證會,要求改革和振興國家。

特別是在1863年5月上旬,阮長壽向順化法院提出了3個聽證會:德平說、道教說和天河分析世界說。

他在 19 世紀寫的改革,我們在 21 世紀仍在進行,例如“減少公務員人數和增加工資以避免腐敗”或“印刷歐洲報紙,翻譯歐洲書籍和出國留學的學生”。培訓”、“建立促進工業化的保護主義貿易制度”……

不斷地,他總是號召國家自力更生,對內變革,然後在更高的位置走向外交。 他帶來了超越時代的思想,是一個相當過時的 19 世紀前輩。

在第27稿中,他寫下了洩膽之類的話來告誡朝廷精英:“世上每一個人,都不是沒有初錯的人,而是懂得改過自新的人,懂得改正錯誤的人,不以改舊為恥,以不能做新事為恥,只顧國家共同利益,才叫智慧……”。

Nguyen Truong To所做的事情或多或少打動了Tu Duc的心,國王於1866年將他派往法國,然後任命他為採礦項目的負責人。

但是,當改革的跡像剛剛點燃時,就像新的黎明一樣,僅僅一年後就熄滅了。 法國戰場上的動盪打斷了他的旅程,而最重要的是,這是文藝階層思想保守的時期。

儒家思想在朝廷中表現出來,將杜德推向了從猶豫到拒絕阮長圖創新的境地。

19世紀的越南,儒家仍視西歐為敵,打著“滅天主教”的旗號,挽救國家。 文學階級憑藉四書、摩西五經登上了權力的頂峰……它如何被修改和適應阮長壽提出的天文學或地理、稅收、金融?

更不用說慈德王朝的重臣,如張登貴、阮知芳等,都深受儒家學說的熏陶,對自己的利益和軍政府的穩定有著強烈的依戀。 在封建思想中,杜克國王不是一個有遠見的果斷人物。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阮長壽的改革不可能進行。

在某種程度上,阮長道的改革也有低估社會動蕩的局限性,低估了這些改革的資金和財政問題,甚至是在章中有發言權的大儒大臣框架內達成的不滿。 . . 不過,這與精英們不敢改變的狹隘而狂妄的眼光相比,只是一個小小的限度。

因為當時和他同時期的,在日本,在民族復興的演講中,用了一個比阮長道晚5年出生的人,就是福澤裕吉——日本複興時期的建築學教授明治維新。 唉,越南也有福澤佑吉嗎? 我們只是沒有使用它!

Nguyen Truong To不僅是一位能看穿時代問題的外交官,還是一位建築師、經濟學家、文化科學家和技術科學家……

如果我們有機會去胡志明市,路過1區同德昇4號的聖保羅修道院,我們會看到一座具有法國古典建築風格的建築,華麗的畫作至今仍然存在。

這件作品是由建築師 Nguyen Truong To 設計的,這是他最後留下的印記。 1864 年 7 月,Nguyen Truong To 在觀看建造教堂時摔倒並骨盆骨折。 但是,“縱使身子癱瘓,仰臥著,我仍有義務寫信給國王……”。

他的信件仍然定期寄給圖德國王,希望支持國王和幫助人民。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在病床上,他的心髒又等待了兩個小時才能恢復。 他寫的詩是這樣寫的:

“即使太陽不發光

向日葵還粘著向日葵。”

1871 年 11 月 22 日,Nguyen Truong To 去世,享年 43 歲。 今天,呼喚他的名字,不僅是遺憾,更是對一種熾熱而又清醒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尊重和敬佩。

可惜了一個超前的精神,對改革國家的夢想感到絕望,就像他臨終前寫下的最後兩首詩:

“一生跌足,多生恨”

轉動這個百年遺產的頭……”。

Kong Zhilan

“咖啡迷。自由旅行專家。自豪的思想家。專業的創造者。經過認證的組織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