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推出「本土」智慧型手機,幫助合作夥伴互致謝意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渴望實現技術獨立的象徵性公司。 如今,這家未上市的科技公司甚至成為了這個擁有數十億人口的國家最熱門的股票交易的幕後黑手。

這一切都始於8月下旬,當時該公司最新的智慧型手機Mate 60 Pro推出,在中國經濟緩慢復甦的情況下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隨後,上述事件也帶動了零售領域的股票熱潮,儘管市場大幅拋售,但華為32家供應商的總價值仍增加至340億美元左右。

浙江飛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程浩表示:「華為是整個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也是增強人們對前景信心的第一步。」 ,它仍然具有真正的價值和長期潛力。

這是一場戲劇性的捲土重來,因為華為早已成為感受到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影響的「避雷針」。 美國的貿易限制限制了其獲取技術的機會,減少了其銷量,並對其智慧型手機業務造成了重大阻力。 同時,在國內,華為——其名字中的漢字意為「中國成功故事」——繼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採用國產高科技半導體的Mate 60 Pro被譽為手機產業的凱旋,激起了企業的民族自豪感。 根據彭博新聞社TechInsights對手機的分析,該手機配備了由中國國際半導體製造公司製造的最新晶片Kiri9000s。 該研究公司表示,該處理器首次採用中芯國際最先進的7奈米技術,顯示北京在建構國產晶片生態系統方面正在取得進展。 上週有關華為支持的電動車最初需求強勁的報道也推動了積極消息的傳播。

自 Mate 60 Pro 推出以來,華為晶片製造合作夥伴中芯國際的股價上漲了約 12%。 華為電動車合作夥伴Seres Group Co.的股價在同一時期也上漲了一倍多,而軟體供應商Isoftsto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的股價則上漲了60%,實際上是MSCI亞太指數中排名前兩位的公司。

這一顯著漲幅與房地產市場放緩和通貨緊縮壓力下中國股市的普遍疲軟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股市滬深300指數2023年下跌超過5%,將連續第三年下跌。

華為的意外回歸,標誌著科技戰進入了新階段。

官方媒體的積極頭條新聞和社交媒體上的愛國讚揚浪潮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華為相關公司的興趣。

先前的中國股市巨頭,包括騰訊控股等網路巨頭,一直在努力尋找令投資人興奮的新成長機會。 從人工智慧到國企改革等議題未能為零售市場帶來動力或持久的變化,導致一些人警告說,涉及華為的交易可能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GAM 香港分析師 Fanwei Zeng 表示:“這些供應商尚未看到華為主導的顯著增長。” 我們相信,當投資者未來發現其他熱門話題時,他們可能會失去興趣。

上述「主題」能走多遠取決於華為即將推出的產品是否成功。 該公司正在與多個合作夥伴合作開發其他電動車,並繼續推出新的平板電腦、智慧電視、穿戴式裝置和智慧型手機。

政治風險甚至可以被國內投資者視為機會。

「只要與美國的緊張關係持續高漲且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人們對華為的情緒就可能保持不變,」北京投資銀行 Chanson & Co. 董事沉萌表示。

據:彭博社

芳靈

Ren Chenguang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