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回歸中國20年後,香港仍然是區域性金融中心,但社會發生了許多變化。
6月23日,香港一家購物中心外的電子屏幕上顯示著中國國旗。 圖片: 功放 |
7月1日是香港從英國移交中國20週年。 雜誌 外交官 表示,實施“一國兩制”政策,使香港在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上具有競爭優勢。 香港的法治、自由市場和國際性始終得到保障和加強。 儘管經歷了 1997-1998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3 年的 SARS 大流行和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但過去 20 年,香港經濟仍以平均每年 3.3% 的速度增長。
根據世界銀行去年10月發布的全球治理指數,1996年至2015年間,香港在許多重要領域的排名都有所提升。在法治方面,香港從第28位上升25位至第3位。 在反腐鬥爭中,香港上升了 3 位,從第 20 位上升到第 17 位。 最後,在治理質量方面,香港從第 4 位上升到第 2 位。
1997年英國將香港回歸中國時,這個特別行政區擁有650萬人口,經濟蓬勃發展,令區內各國眼紅。
自19世紀末以來,香港已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全球貿易中心,世界各大公司和銀行的總部都設在這裡,成為通往中國的門戶。
跟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香港人口至今已達740萬,人口密度為6,790人/平方公里。 九龍觀塘區人口密度為57,250人/平方公里。 這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繁忙的地方之一。
中國國旗在香港舉行的招待會上升起。
儘管金融、貿易和旅遊業發展迅速,但香港也面臨許多問題。 過去20年來,香港的貧富差距和失業率迅速擴大。 房價已從 1997 年的平均每平方米近 8,300 美元上漲到今天的每平方米超過 15,000 美元。 香港也進入了世界上最昂貴的居住地名單。
過去,北京限制了對香港的干預,因為它意識到香港對中國大陸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回歸時,擁有650萬人口的香港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五倍。 但今天,香港在中國的角色不同了 經濟學家. 香港現在對中國GDP的貢獻不到3%。 隨著中國經濟迅速與世界接軌,香港對北京的領導人來說似乎並不那麼特別。
作者西蒙·卡特利奇(Simon Cartledge)在一本名為《A System Apart》的書中表示,香港的經濟目前“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 貿易和物流幾乎佔 GDP 的 1/4,與 2000 年代中期差別不大。金融佔 GDP 的 17%,變化不大。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正在迅速變化。 深圳城市港口現在比香港的港口系統更繁忙。 此外,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色對中國來說不再那麼重要。 專家說,上海或深圳的交易所加強了中國與全球市場的聯繫。
政治兩極分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於6月29日抵達香港。 圖片: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本傑明·哈斯筆下 監護人 高度重視香港回歸20週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首次訪問香港,並見證了特區新任局長林鄭阮雅的就職典禮。
哈斯表示,20年來,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改革、在香港建立有效的商業合作機制,以促進與這個特別行政區的關係更加密切。
然而,香港在政治上越來越兩極分化,一方面是親北京,另一方面是民主陣營,渴望一個更加自治的香港。 今年,在親北京活動人士準備慶祝的同時,親民主活動人士計劃集會。
選美和閱兵是香港為慶祝回歸中國20週年和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籌劃的兩項重大活動。
在周年慶前夕,中央電視台定期播出報導,讚揚中國與香港在體育、藝術、軍事等各個領域的密切合作。
但在平靜的湖面之下,一些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正在為讓這個特別行政區更加自決的目標而奮戰。
“很多人不是在慶祝,而是擔心香港的未來和當前局勢。” 功放 引用 Nathan Law 的話,他是 2014 年在香港領導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的學生領袖之一。
2014年,學生領袖在香港領導了民主抗議運動。照片: 紐約時報 |
羅表示,香港人現在擔心北京會逐步廢除“一國兩制”政策,深入乾預香港事務。 最近的證據顯示在特殊區域領導者選擇中。
“有些人將當前的系統描述為‘一個國家,1.5 個系統’,”Law 說。
1997 年 7 月 1 日出生的大學生 Emily Chung 說:“很多人認為香港受到中國政府的嚴密控制。這會導致衝突。”她說。
Kelvin Chan 的鋼筆來自 功放 香港社會的老幼貧富分化也很深。
老人不明白為什麼香港的年輕階層組織抗議運動要求自治。 “他們只是在浪費時間。他們最好把時間花在學習上,”67 歲的蔡華炳先生說。
香港科技大學政治學家大衛茨威格說,這種分裂有可能造成不穩定。 “每個人都想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裡,”茨威格說。
蘇黃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