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地鐵 – 照片:法新社
近日,一個月加班159小時的日本記者佐渡美和去世的消息震驚了日本和許多國家的輿論。 就像在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們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賺錢並支付高額費用,人們不禁被這個故事所「震撼」。
做,再做,做…整夜
對香港人來說,加班不再是一件奇怪的事。 專門在全球提供辦公室租賃服務的跨國公司雷格斯在 2015 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20% 的香港人每週加班 4 至 6 小時,19% 的香港人每週加班 6 至 8 小時。 這個數字比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人口還要多。
10月9日,《日報》主編譚路易女士就此問題分享 南華早報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與香港記者的工作時間相比,平均工作時間根本不算什麼。
譚說,很多像她這樣的記者幾乎每天都要加班4到6小時。 據她介紹,加班文化在一些城市報紙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有飯宮,沒飯宮」(大致翻譯一下: 只有進入時間,沒有退出時間)。
譚路易記得,她在香港另一家報社工作時,必須從前一天上午10點到隔天凌晨2點連續輪班。 當天的報紙送去印刷廠後,譚才得以休息。
譚這樣連續工作了6個多月,終於病倒了。 此後,記者整整一年多沒有工作放鬆。
現實表明,當人們長時間過度勞累時,生產力和產品品質就會下降。 對於記者譚來說尤其如此,他的工作需要高度集中註意力,避免犯下絲毫錯誤。 此外,持續的壓力會導致心臟病、高血壓和其他危險的疾病。
香港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之一,迫使人們精疲力盡才能生存 – 照片:法新社
來源在哪裡?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香港人明知如此卻仍拼命工作?
據譚先生解釋,這主要是迫不得已的情況。 例如,公司人手不足或職缺未填補,迫使香港員工承擔更多責任。
其次,許多員工由於技能水準低,被迫加班加薪。 然而,對於金融業的工作人員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儘管他們的薪水高得驚人,但他們仍然選擇犧牲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快速致富。 在這種情況下,加班是一種自願選擇,因為他們將其視為致富之路。
譚女士表示,許多香港人會比較彼此的工作時間。 即使我們只誇大數量不誇質量,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自豪感。
他們希望別人知道他們之所以能夠長期持續工作,是因為他們肩負著許多責任,展現了他們在公司中的重要角色。 中號其他人則將加班視為勤奮的標誌,展示了他們對工作場所的奉獻和承諾。
9月22日,香港深水埗區發生一起雙層巴士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人們質疑加班情況,導致城市司機在事件發生後失去警惕 – 照片:法新社
作為香港減少工作時間的先驅,巴士協會城巴有限公司僱員工會(CLEU)最近在雙層巴士撞倒行人後呼籲將巴士司機的最長工作時間從每天 14 小時減少至 12 小時。 造成3人死亡、30人受傷。
CLEU表示,香港政府是時候減少該行業過長的工作時間和勞動力短缺問題了。 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97%的香港巴士司機超出規定時間工作。 78% 的受訪駕駛表示,他們每週工作 50 至 60 小時。
譚女士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幾十年前在香港,高薪人士的工作時間甚至比低薪人士的工作時間還要少。 但如今,儘管薪水很高,人們仍然喜歡連續工作幾個小時。
對於低薪員工來說,加班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加班才能維持生計。
那麼,對於那些打著野心、習慣、工作文化的名義「自願」加班、健康狀況逐漸惡化的人來說,真的值得嗎? 我們可能都知道答案。
記者譚在總結她的分享時強調,現在是時候復興「用更少的時間更聰明地工作」的想法了。 這對香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和富裕的城市尤其重要。 我們需要韌性,而不是昏昏欲睡,在充滿活力的城市中心慢慢死去。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