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蔡格蕾絲
- 角色, BBC 國際台,香港
“香港不再有‘紅線’,”一位三十多歲的人文學科教授說。
「如果他們想找到你,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藉口,」發言人說,由於可能的後果,他不願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
他說,他的噩夢是受到北京支持的媒體的點名和攻擊,這可能會讓他失去工作,或者更糟的是,失去自由。
這種恐懼席捲了曾經吸引頂尖人才的香港大學和學術界。 香港離中國很近,但也夠遠,擁有先進的學校、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和檔案館,允許免費學習,甚至在中國研究領域也是如此。
但學者和學生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情況已不再如此,許多人出於恐懼而選擇保持匿名。 2021/22學年,超過360名學者離開香港八所公立大學。 根據官方數據,7.4%的數字是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以來的最高水準。 自 2019 年以來,國際學生入學人數下降了 13%。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家史蒂芬·奧特曼表示:“自由主義氛圍已不復存在,人們感到擔憂。” 他說,他的許多同事已經離開,留下來的人也很警惕:他聽說老師們正在從課堂上刪除所有與香港和中國有關的資料。
據學者稱,自我審查是在2020 年《國家安全法》(NSL) 生效後開始的。這項全面的法律針對任何被認為是分裂主義或顛覆性的行為,使當局能夠針對活動人士和普通公民。
北京表示,這項在2019年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後通過的法律已使香港「從混亂走向治理」。 但從那時起,這座曾經充滿活力的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幾乎每個週末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抗議活動,但如今公開表達異議是不可想像的。
公共圖書館的書架上宣揚當局所謂「不良意識形態」的書籍和因國家安全原因而受到審查的電影已被清空。 民主活動人士被禁止參加本週末「僅限愛國者」的地方選舉,但其中最著名的人(其中一些也是假學生)已入獄或流亡。
“這是非常不同的”
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廣闊的校園入口處,七名保全守衛著一個入口處,教職員、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分。
這些安全檢查於 2021 年推出,同年,兩家有影響力的民主媒體《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以及數十個人權組織和工會被關閉。
「這是非常不同的,」一位當天參觀學校的前學生說。
中大是2019年的爆發點,黑衣抗議者和防暴警察使用燃燒瓶、磚塊、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 今天,學校沒有表現出任何異議的跡象。 曾經貼滿民主海報和便條的民主牆已被拆除並用柵欄圍起來。 為紀念 1989 年北京天安門廣場鎮壓中數千死難者而建的民主女神像已不復存在。 它於 2021 年聖誕節被刪除。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大學生表示:“我和我的朋友們確實感到很無助。” 我選擇學習社會科學的部分原因是社會運動……我想了解更多並做出更多貢獻。 但現在要做的工作更少了。 »
他開始避開可能敏感的課程,例如中國政治和歷史課程。 他也擔心自己撰寫的研究論文可能會洩露,儘管大學保證保護學生的隱私。 他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因為香港現在設有熱線,供人們舉報其他違反《國家安全法》的行為。
他對家鄉為他帶來的未來感到不確定。 他認識一些朋友,他們在大學入學一年後就輟學了,並與其他 14 萬香港人一起持有特殊簽證移居英國,以便在那裡生活和工作。 他說,其他人計劃很快離開。
一位2020年後離開香港的中國問題專家表示:“香港正處於上升軌道,成為西方以外的卓越學術中心。”“令人心碎的是,20年的進步被逆轉了” [bởi NSL]」。
奧特曼博士於 2011 年抵達香港,他也對香港失去中國學術中心的地位感到失望:「香港提供了廣泛的資訊來源。 但隨著多種資訊來源的消失,它肯定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
他說,即使是中國問題專家也會成為攻擊目標。 「我的一位同事是中國問題專家,從中國大陸抵達香港後在海關被拘留了大約四個小時。 »
「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喜歡我們,但從 2019 年之後開始針對我們,」一名兩年前離開這座城市的人文研究員說道,因為他沒有在學院獲得長期合同,儘管有要求許多其他同事的。 。
一位社會科學教授表示,希望來香港的外國教授和學者的申請數量正在減少,甚至招募研究助理也變得困難。
目前,香港很少有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的學生就讀博士課程,而且他們完成學業的機會正在減少。
“我可以教什麼科目? »
歷史學家羅伊娜於 2019 年 7 月首次訪問香港,當時正值抗議活動的最初幾個月。 她知道這可能很危險,但她還是冒險了。
香港是何女士的燈塔,她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廣州學者,專門研究 1989 年天安門運動。她喜歡看港劇,並且總是關注報道該市事件的記者。1989 年的天安門廣場。她還參加了當年在廣州的天安門運動。
今年10月,她發現自己的香港簽證延期申請在等待一年後被拒絕。 幾天后,她被她的經紀公司香港中文大學解僱。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紹表示,何教授的簽證被拒絕是正常程序的一部分,目的是篩選可能「構成安全和犯罪風險」的人。
「我只是為這個城市和人民感到難過,」何女士說。 「這將產生嚴重和更廣泛的影響……人們會問,『我可以在香港繼續我的大學學習嗎?’ 我可以教哪些科目? »
她說,考慮到 1989 年學生主導的抗議活動以及後來在中國被禁止的血腥鎮壓引發的公開辯論,她的計畫是一次「相當孤獨的旅程」。 就連網路也沒有這個關鍵時刻的紀錄。
但這只會加強與香港的關係:“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每年的6月4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維多利亞公園。他們會一起點燃蠟燭。” 並將告訴世界,我們還在這裡,我們仍然關心,我們仍然記得。 »
香港一直舉辦最大規模的燭光守夜活動來紀念6月4日大屠殺,但在2019年舉行了最後一次守夜活動,此後被禁止。
何教授表示,她在中大努力“盡可能謹慎”,但她不會審查自己的課程。 “我拒絕用‘有爭議’或‘敏感’來形容我的作品。我的根本責任是傳授歷史真相和普世價值。”
每週,她都會和學生一起出去吃飯,談論這座城市正在發生的事情。
“即使我們生活在恐懼中,我們也可以互相支持。”
然後,在二月份,北京支持的當地報紙《文海報》稱她為西方特工。
身為政治流亡問題專家,她認為自己對這段經歷有足夠的了解。 「我以為我非常了解它們。當我不得不提著一個裝有所有衣服的手提箱從一間 Airbnb 公寓搬到另一間時,我開始覺得自己對它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 。
但香港和海外人民的溫暖和支持讓她感到安慰。
「黑暗的時刻即將到來。 但公民社會只有在其公民放棄時才會消亡。 我們絕不能放棄香港。
“令人髮指的謙虛咖啡愛好者。食品專家。熱情的麻煩製造者。邪惡的酒精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