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受到威脅


消息國際航協總幹事威利沃爾什強調,香港不再是國際航空樞紐。

據《靜島》(中國香港)報導,在多國重新開放邊境的情況下,旅客無需檢測即可入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宣布,批評香港政府疫情防控過於嚴苛,破壞了該島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警告雖然令人震驚,但也反映出香港面臨新的風險,政府應迅速控制疫情,促進與中外通關的恢復。
同時,香港也應積極尋求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周邊機場的合作,提升香港機場在疫情后的競爭地位,為項目落成提供借鑒。 助力香港成為“十四五”國際航空樞紐。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威利沃爾什指出,香港不再是國際航空公司的樞紐,航班限制和檢疫規定導致許多航空公司取消飛往香港的航班。
這阻礙了人流到島上,以香港為焦點的航空公司將面臨艱難時期。 儘管香港政府本月早些時候取消了對九個國家的飛行禁令,並縮短了入境檢疫期,但這種做法讓旅客感到沮喪。
* 撥款幫助航空公司在疫情爆發後擴大運營

2021年,香港機場僅處理旅客140萬人次,較上年銳減近85%,已基本被4026萬人次的廣州巴赫凡機場超越,成為機場。 航班。
但就貨運量而言,2021 年香港機場處理了 500 萬噸貨物,較 2020 年增長 12%,領先亞洲主要機場。 除非客運量恢復正常,否則很難說香港是一個純貨運的國際航空樞紐。
雖然國際航協的批評並不完全準確,但它突顯了香港今天面臨的危險。 一是周邊地區從本月開始陸續開放海關,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允許完成疫苗接種的遊客免隔離入境。
泰國還取消了旅客登機前72小時PCR檢測呈陰性的要求,改為落地快速檢測,恢復與國外的聯繫,幫助經濟快速恢復正常。

顯然,香港落後於其他地方。 目前,香港仍在經歷一場疫情,最重要的任務是控制疾病,同時想辦法推廣疫苗接種,當90%的人完成了3種疫苗並且有足夠的抵抗力時,那就沒有了安心恢復中外通關。
由於區域競爭對手新加坡致力於支持航空業的複蘇並擴大運營以重建機場樞紐,香港不能等待疫情消退才採取行動。國際上質疑香港的立場。 新加坡政府將提供 5 億新元(3.6671 億美元)來推廣 OneAviation Resilience Package 計劃。
這是一項針對航空員工的工資補貼計劃,幫助航空公司重建員工隊伍,補貼樟宜機場和實里達所有飛機的著陸和停留費用。 此外,航空公司和地面運營商將獲得在兩座機場大樓租用辦公室的補貼,相應補貼將持續六個月。
為保持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香港政府必須抓住並考慮中國巨大的市場機遇,作為疫情后重建的目的地。 一方面,香港可以開始派出團隊恢復出境訪問,與駐外經貿辦一起介紹中港機遇故事,做好迎接外國遊客的準備,吸引更多外商來港。疫情后香港或中國投資。
另一方面,要配合實施香港機場與大灣區四個機場的聯控措施,建立客流機制,提升疫情后的競爭力。
*將機場集成控制連接到國家航空公司網絡

三跑道系統(3RS)項目已完成建設工作,目前正在進行試飛,發射後可容納的乘客數量將大幅增加。 雖然3RS短期內無法投入使用,但預計香港將盡快與中方商討如何在香港機場實施聯合安檢措施,讓旅客登機前先到中國現場辦理登機手續康。
縮短中港雙向流程,助力香港機場與中國航空網絡無縫對接,激活國內航空運輸市場潛力。
雖然中國政府支持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但香港與海灣四大機場之間的航線有很多重疊之處,如何進行?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一項重大挑戰。 入股珠海機場的香港機場管理局(AAHK)有望加強與大灣區機場的合作,研究分工。
目標是讓香港主要專注於國際航線,而其餘的則專注於國內航線。 大灣區遊客在珠海、澳門邊境口岸辦理出境手續後,乘坐專線大巴前往香港機場禁區,搭乘國際航班出境。 如果利益相關者能夠協調基準和航班數量,促進協同效應,就可以促進良性競爭和長期合作。
香港政府應支持航空業,積極與大灣區機場開展良好的管道合作,並在香港機場實施聯合篩查措施。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疫情爆發後迅速恢復和成長。

Chang Jiang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