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 4 月 18 日發布的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半導體產量同比下降近 15%。
不僅如此,智能手機產量同期下降了 13.8%,因為 Oppo、Vivo 和小米公司等本土品牌難以擺脫影響 Android 手機一年多的銷售低迷。
除了國內銷售下滑外,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也越來越多地促使蘋果公司等電子品牌在中國以外尋找製造基地。 中國的科技製造業面臨著來自印度和越南以及電子組裝商使用的其他亞洲地區的工廠日益增長的競爭壓力,以實現業務地域多元化。
喬拜登政府去年 10 月收緊了出口管制,限制了中國製造先進芯片或從海外購買芯片的能力。 此舉是在 8 月通過《芯片與科學法》之後發布的,旨在打擊中國的微芯片行業並促進國內芯片生產。
拜登政府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貿易限制也限制了北京的芯片野心,因為當地製造商不再能夠獲得一些技術來使矽芯片取得更大的進步。
制裁導致主要外國芯片設備公司停止向中國主要芯片公司供貨,包括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YMTC)和 Substance Manufacturing Corp。 先進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SMIC),並停止向科技公司和實驗室供貨。 在北京。
當美國在 10 月份實施全面控制以限制向中國出口芯片和設備時,北京指責它“騷擾”其科技行業並“違背合作之神的精神”。
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在報告顯示的主要電子產品類別中,PC 等計算機的產量下降幅度最大。 與此同時,中國 3 月份工業總產值增長 3.9%,而 1 月至 3 月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 4.5%。
一方面,我國主要電子產品的生產儲備自年初以來一直在下降,雖然整體經濟在向好復甦,但都顯示出國家復甦的不均衡。
數據公佈後,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在香港的股價下跌了 5.5%。 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跌幅高達 2%。
另一方面,在全球經濟放緩和政府放緩的情況下,中國芯片進口在 2023 年前三個月下降了 23%,與去年同期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將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引進中國。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1-3月我國進口集成電路(IC)1082億件,同比下降22.9%。 根據海關數據,芯片進口總額從去年的 1071 億美元下降 26.7% 至 785 億美元。 進口額下降幅度較大,反映出今年芯片價格在供應過剩和全球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下跌。
這一更新的貿易數據還反映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美國對中國日益嚴厲的製裁如何影響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半導體貿易。
自去年底以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措施限制中國製造先進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的准入和能力。
去年 10 月,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工業與安全局更新了出口管制,目標是中國與美國一樣開發和維護超級計算機的能力,例如用於軍事應用的先進半導體的製造,包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23 年 1 月,有報導稱美國與日本和荷蘭達成了一項總體協議,以協調對中國某些芯片製造設備的出口管制。 與此同時,美國——包括韓國、日本和台灣——提出的“芯片聯盟4”正在初具規模並逐步生效。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