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港口城市策略再上新台階

國際海洋城市成功的關鍵

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已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城市和國家,有效利用其地理資源,以主流成功模式實現成為世界「物流中心」的目標。

擁有難得的黃金地段優勢:位於入海口,水深理想; 這三個城市位於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運輸路線上。 新加坡港現已與123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個港口相連,清關量幾乎佔全球貨櫃的20%。 2021年,島國海關通關​​量達3,750萬個標準箱,年均吸引船舶13萬艘次,貢獻國內生產毛額7%,創造就業17萬多個。

為了支持物​​流活動,新加坡政府除了率先應用高科技和升級流程以提高競爭力外,還特別注重建造同步、現代化連接的基礎設施系統。 海港、國際機場和高速公路系統的不斷完善,幫助該國成為該地區重要的中轉中心。 除了港口基礎設施外,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目前是東南亞最大的國際航空運輸樞紐之一,也是通往亞洲的非常重要的門戶。

新加坡從海港開始同步發展,被認為是亞洲經濟四小龍之一。

地理位置、基礎設施、港口技術等因素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使新加坡能夠發展並成為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 自1986年以來,新加坡一直是東協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並於2021年躋身全球人均GDP最高的10個國家之列。

該國在大多數與經濟品質、服務(娛樂、公共教育、醫療保健和經濟競爭力)相關的國際排名中也始終名列前茅。 物流業的成功促使新加坡乃至國際海洋城市同步發展社會經濟、娛樂和旅遊業,進而成為全球公民的目的地。

海防:從出海門戶到國際海洋城市

「超級大國」在關注海港效益方面的成功為海防帶來了許多重要的發展經驗——海防與其他國內外海洋城市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許多相似之處。

發展戰略研究所前所長裴達勝副教授表示,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海防長期以來被選為建造海港的地方,實際上已成為城市港口的原因。 位置,是北部最大的。 亭武—吉海經濟區的成功就是具體的證明,它已成為許多大型投資者的基地,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成為吸引投資的重要亮點。 LG集團(總資本額92.4億美元); VinFast(約76億美元)、普利司通(12億美元)…

亭武經濟區的成功和可利用的地理資源,是海防拓展南海防沿海經濟區發展空間的前提,也是亭武港建設的方向。港口。 2030年規劃目標、2050年願景是使海防成為地區乃至世界主要港口城市。

因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發展是實施驅動的。 該市擴大深水港運營,規劃天朗國際機場,並與週邊省份聯手部署連接6省市的沿海高速公路,促進經濟和旅遊發展,形成了沿海經濟區鏈,成為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紅河三角洲地區重要的社會經濟驅動力。

此外,憑藉著生態自然和歷史文化價值的現有潛力,海防決心將旅遊業打造成強大的經濟部門。 9月16日,下龍灣-吉婆群島被正式認定為全球旅遊勝地,將海防海濱旅遊綜合體(吉婆島-多山)打造成海防市國際旅遊中心的2030年願景也逐步實現。群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遺產,構成了該市擴大省際海上旅遊綜合體規模的前提。

發展港口經濟和旅遊業的地理資源因素、規劃願景和基礎設施發展投資將成為海防市與國際海洋城市一樣,與經濟、商業、社會、旅遊業同步強勁發展的跳板,即將起飛成為經濟發展、娛樂休閒、度假旅遊的城市,使這片土地成為世界公民的新目的地。

Ren Chenguang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