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貽貝,大自然抵禦酷暑的偉大“戰士”

綠色貽貝能夠承受比正常水溫更高的溫度。 照片:Shutterstock

但對海洋生物學家來說,這種雙殼類軟體動物也是一位無名的「英雄」。

除了為附著的生物提供棲息地外,貽貝還在進食過程中過濾大量的水,有助於清除其棲息水域中的污染物。

如果沒有它們,水質將會惡化,許多其他動植物物種將面臨風險。

藍綠色貽貝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引起了生物學家的研究興趣,尤其是在地球變暖的情況下。

根據對中國香港海洋生物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發現,每次熱浪過後,貽貝可以透過調整心率和身體機能來恢復,從而提高它們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生存的機會。

香港大學(中大)研究團隊在《海洋生物學》雜誌上寫道:“它們在暴露於高溫後通過生理過程的調節表現出良好的耐力和恢復能力。”

根據研究,亞洲青口貝數量非常豐富,廣泛分佈於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 與其他緯度地區相比,預計未來幾十年該地區海洋熱浪增幅最大。

研究小組表示,了解動物的反應及其從壓力事件中恢復的能力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預測氣候變遷的影響。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勞拉·法爾肯伯格(Laura Falkenberg)表示,他們的實驗表明,香港綠貽貝可以應對海洋熱浪。

為了進行這項研究,一群科學家在去年初吐露港退潮期間收集了各種大小的綠色貽貝。

將它們放入水族館後,研究人員透過將水族箱的溫度提高約攝氏3度來模擬熱浪,從夏季平均溫度升至攝氏30度,比正常溫度高。

經過三週的人工熱浪後,研究團隊將感測器安裝在它們的硬殼上,以測量它們心跳產生的電磁波。

他們注意到貽貝的心跳增加。 但在較大的(約 5 公分長)中,水淨化率也顯著提高。

然後他們在常溫下經歷一週的恢復。 他們的心率、體溫和清除率等生理特徵恢復到正常水平。 結果表明,貽貝的長期功能並未受到熱量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調節心率和清除率可能是貽貝調節體溫的主要反應。

但一些沿海動物,如牡蠣、海蝸牛和海星,可能無法從極端熱浪中恢復過來。

法爾肯伯格女士表示,未來她的團隊可能會關注世界其他地方的藍綠色貽貝,以及其他物種如何應對這種熱浪。

「未來熱浪將會持續時間更長、溫度更高、頻率更高,」她說。

Huang Xianliang

“令人髮指的謙虛咖啡愛好者。食品專家。熱情的麻煩製造者。邪惡的酒精專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