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試圖淡化香港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民主派陣營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中國政府希望這次選舉成為支持所謂「沉默的大多數」——那些反對抗議活動的人的機會。
相反,著名的親北京候選人失去了議會席位。
香港領導人林鄭月娥承認人們「不高興」。
她在計票結果公佈後首次露面時表示,她意識到人們對「治理缺陷的擔憂,包括對處理動盪局勢所需時間的不滿」。
不過,她沒有做出任何新的讓步。
“沒有必要過度解讀這場勝利”
中國官方媒體的反應多種多樣,從不提及選舉結果到直接指責「造假」。
國家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沒有報道選舉結果,而是指責美國干涉。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引用了選舉在周末舉行的事實,但也強調了最近幾週發生的暴力事件,強調需要恢復平靜。
《環球時報》通訊社詳細報道了這次選舉,其中一篇英文文章聲稱民主派「取得了重大勝利」。
不過,文章也指出,「沒有必要過度解讀民主的勝利」。
以直言不諱的評論而聞名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中國社交網站微博上提到親北京的政黨輸了,但他補充說,該區的市政選舉將僅在“非常地方”的級別上舉行。
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報道說,選舉已經結束,但沒有提及親民主陣營的勝利。
這張照片指責抗議者在沒有提供證據的情況下拿走人們的身份證以阻止他們投票,並欺騙老年人投票給民主派候選人。
暴露缺陷
史蒂芬麥克唐納,BBC 新聞,香港
對於北京、林鄭月娥政府和香港警隊來說,區議會選舉只是在他們「沉默的大多數」的敘述中戳破了一個漏洞。
當局傳達的訊息是,大多數公民已經厭倦了抗議者,希望政府加強鎮壓。
今天這訊息的問題是,區議會選舉並沒有以這種方式結束,事實上,民眾的偏好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香港領導人在選舉後首次露面時受到批評,當時她表示人們希望“恢復正常生活”,並且“不能再容忍混亂的抗議活動”。
鑑於大量選民投票否決了先前的路線,而獲勝的民主派候選人表示除了回到原來的管理層之外別無選擇,很難看出這種論點如何能夠成立。
北京中央政府選擇了更殘酷的手段,阻止幾乎所有電視頻道、廣播電台和印刷報紙提及實際的選舉結果,並希望大陸沒有人透過社群網路得知這一消息。
畢竟,很難解釋在這個週末之前,中國官方媒體將抗議運動描述為一群邊緣破壞分子,他們讓大多數香港人的生活變得悲慘。
光榮的勝利
香港區議員的政治影響力有限:他們主要處理交通或禮賓等本地議題。
但周日的選舉引起了特別關注,因為這是自六月反政府抗議活動開始以來舉行的首次選舉。
幾位顧問將在選擇香港下一任領導人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登記投票人數達到創紀錄的 410 萬人——超過香港人口的一半——超過 1,000 名候選人正在爭奪 452 個席位。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親人民候選人僅贏得了 347 個席位,目前控制著議會 18 個席位中的 17 個席位。
上週,美國立法者通過了一項支持香港抗議者的法案。
週一,中國外交部長召喚美國大使,抗議該法案的通過,指責美國「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北京警告稱,如果美國簽署該法案,將面臨「後果」。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