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官正在進行積極的公關活動,以應對國際社會對其處理香港危機的日益嚴厲的批評,目前香港危機已進入第七個月。
南華早報 外交和政治專家認為,在華盛頓通過一項支持香港抗議者的法律後,中國特使活動的增加表明,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防止北京認為的內部事務進一步國際化。
儘管美中關係已經受到長期貿易戰的打擊,但當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成為法律時,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該法案幾乎得到了美國人的絕對支持。
讓北京更擔心的是,香港抗議者正在領導一場運動,呼籲其他國家效法美國,簽署支持香港的類似法案。
作為回應,歐洲 — — 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以及美中地緣政治斷層線沿線國家的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 — — 的大使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發出了聲音。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他的前中央政治局委員楊鐵篪帶頭對北京視為外國干涉的行為進行了攻擊,澳洲、加拿大和中國也加入其中。 他們與美國一起表達了對香港抗議者的支持。
自從香港抗議活動開始以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忙碌。
根據香港網站報道,除了為世界各地的報紙發表演講和撰寫評論外,劉先生還在英國主持了三場香港新聞發布會,吸引了許多英國、美國和中國記者。英國。
劉先生的訊息非常明確一致:不斷支持政府和警察隊伍; 譴責外國幹預和抗議者造成的暴力。
其他中國駐歐洲使節,如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波蘭、芬蘭和荷蘭,也曾對此議題發表言論,有時甚至多次。
其他駐加拿大、新加坡、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使已向當地媒體發表聲明,闡述北京對香港抗議活動的官方立場。
近幾個月來,中國外交部和外交官在推特上很活躍,但推特在中國大陸被封鎖。 中國駐美國、英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和奧地利的特使今年開始發推文。
中國駐澳洲特使最近撰文警告澳洲在評論香港騷亂之前要「慎重考慮」。
中國駐捷克大使剛剛批評媒體和外國政客的「虛偽」。
香港科技大學名譽教授戴維·茨威格表示,大使們的參與表明“這已成為一個外交政策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內部問題。”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