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 Lightyear 的電動汽車 (EV) 初創公司剛剛在荷蘭的一次活動中推出了第一款名為 Lightyear 0 的太陽能電動汽車模型。 該車今年進入量產階段,單次充電續航里程約625公里,其中70公里來自車載太陽能電池板。
是公司團隊6年研發的成果。 此前,該公司在 2019 年展示了 Lightyear 0 的原型車。與原型車相比,該車的設計存在一些差異,而續航里程則從最初宣布的 725 公里降低到了 625 公里。
該車最顯著的特點是放置在車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 Lightyear 0 使用一塊 5 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設計成沿著屋頂彎曲,讓它在陽光下駕駛或停車時充電。 如果某人每天的通勤距離少於 35 公里,那麼他們可以舒適地駕駛數月而不需要插入充電器。
“在像荷蘭這樣的氣候下,這需要兩個月,而在西班牙或葡萄牙,可能需要長達七個月,”Lightyear 說。
Lightyear 使用 60 kWh 電池和 4 個電機,容量為 174 馬力,扭矩為 1,269 lb-ft。 Lightyear聲稱這輛車能夠在10秒內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然後達到16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 這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可能被認為是一個不起眼的水平,但也不算太糟糕。
汽車的內飾設計為極簡主義,並針對可持續性進行了調整。 具體來說,座椅的填充物是植物性的,織物是由回收的瓶子製成的,裝飾著藤棕櫚木和絕緣泡沫。 該車的中央觸摸屏尺寸為 10.1 英寸,運行 Android Automotive 操作系統,類似於沃爾沃和 Polestar 車型。 該車還配備了其他先進技術,例如以手機為鑰匙、在線軟件更新、Android Auto 和 Apple CarPlay。
聽起來很簡單,但利用太陽能為電動汽車供電是一個巨大的“奇蹟”。 汽車接收的太陽能與排量 2 噸 2 所需的太陽能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Lightyear 現在比大多數從事類似項目的公司走得更遠。 他們的汽車有完整的數據表,生產日期。 他們甚至在芬蘭宣布了生產合作夥伴維美德。 這很重要。
當然,不能保證光年會成功。 有太多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湧現出更有前途的項目,但很快就退出了遊戲,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市場。 簡而言之,製造汽車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而 Lightyear 製造的是非凡的,但還不是革命性的。
Lightyear 並不是唯一一家製造太陽能汽車的公司。 Aptera – 一家加州初創公司 – 在大蕭條期間不得不停止銷售後,最近恢復了其太陽能電動汽車項目的開發。 初創公司 Sono Motors 也在開發類似的汽車,而梅賽德斯-奔馳則推出了帶有 117 個車頂單元的 Vision EQXX 車型。 豐田承諾為其最近發布的 BZ4X SUV 提供太陽能版本。
Lightyear 由一群工程師於 2016 年創立,他們在澳大利亞參加了一項名為 World Solar Challenge 的競賽。
Lightyear 表示它只生產 946 台,每台售價 250,000 歐元(263,000 美元)。 高昂的售價也是這家廠商的一個障礙。 有了這筆錢,用戶可以買一輛市場領先的電動汽車,為家里安裝太陽能電池系統,而且還有錢。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