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東京成為“新金融中心”的計劃受到什麼阻礙?

DNHN – 日本將東京打造為新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夢想正在破滅,儘管香港對沖基金正試圖在亞洲尋找新的目的地。

如果日本的稅收制度不那麼繁瑣,許多對沖基金會從香港轉移到東京(左圖)。 (圖片來源:Kai Fujii 和 Kenji Kawase)。

中央政府和東京正在推動首都成為大量對沖基金離開香港的首選目的地。 但日本有限的稅收制度——儘管改革力度很弱——令許多投資者不悅。

“如果日本的稅收制度和法規得到改善,我們將立即搬到東京。 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很難搬到東京。“一位駐香港的對沖基金高管說。 他的基金已經成為亞洲對沖基金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但最終放棄了長期討論的在東京落戶的計劃。

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明顯下降。 該市的零新冠病毒政策阻止了所有經濟活動,同時也鼓勵對沖基金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地方。 “香港市場大約兩年沒有完全開放,我的家人在這裡生活有點困難,”另一家基金的高管說。

香港房地產價格下跌反映了一個新的現實。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一個從去年底開始下降的房屋估值指數,到 2022 年 3 月末比 2021 年 8 月下降了 7%。

目前,香港對沖基金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新加坡。 根據研究公司 Eurekahedge 的數據,截至 3 月底,新加坡對沖基金管理的總資產達到 557 億美元,比 2019 年底增長 8%。與此同時,香港對沖基金的等值資產數量為 836 億美元。 – 仍然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但比 2019 年底達到頂峰時下降了 14%。

然而,其中一位領導人表示,他“從未想過新加坡是一個移民目的地”。

原因之一是在物價快速上漲的新加坡生活困難。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已經看到大量申請人離開香港,並且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轉。 香港的幾位基金高管也指出,投資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國,鑑於兩國之間的距離,遷往新加坡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問題。

東京似乎是最實惠的亞洲目的地。 除了政治穩定、治安良好之外,東京還為兒童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而且由於近期日元貶值,在食品、服裝和住房方面的價格已經與歐洲其他主要城市持平。 但令許多對沖基金感到沮喪的是日本繁瑣而復雜的稅收制度。

政府計劃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激勵措施對大多數對沖基金來說大多無效。 首先是如何計算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獎金。 該計劃允許公司將此補償計算為損失。 但這僅適用於非上市公司,不適用於家族企業。 在許多對沖基金中,即使在業務開始多年後,創始人仍繼續持有大部分股份。 在某些情況下,創始人可能擁有所有股份。

新加坡的價格正在迅速上漲,這使得該市對尋求搬遷的香港對沖基金沒有吸引力。  (中野隆史攝)
新加坡的價格正在迅速上漲,這使得該市對尋求搬遷的香港對沖基金沒有吸引力。 (照片由中野隆史提供)。

另一個對許多對沖基金不起作用的措施是對“套利”徵收單獨的稅——從投資和出售股票的個人基金經理那裡獲得的利潤,稅率為 20%。 此優惠主要針對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採用合夥制,每個投資項目成立特殊目的公司(SPAC),個別基金經理投資SPAC。 對沖基金經理很難利用這一措施。

幾乎所有交易上市股票的對沖基金都是股份公司的形式。 因此,個人基金經理收到的與投資業績相關的撥備費用被視為工資收入,並須繳納高達 55% 的綜合所得稅。

此外,日本對資本收益徵稅——出售證券的利潤產生了另一種威懾作用。 在此期間我資本收益在香港和新加坡不徵稅。 “即使我們搬到東京,並且個人基金經理的所得稅大幅增加,我們仍然面臨基金出售證券收益的資本利得稅,”上述一位香港高管指出。 “只要日本與香港、新加坡或其他任何地方之間存在這種稅收差異,外國投資者就不會允許我們搬到日本,”他說。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日本股市可能會將日本股票的交易輸給其他亞洲市場。

這些亞洲投資者中的大多數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對沖基金。 與這些支付高額費用的對沖基金一樣,許多西方金融機構近年來已將其股票研究從東京轉移到香港或新加坡。

目前,日本股票交易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日本境外。 日本居民有時無法理解日本股市波動的機制和原因。 全球金融中心計劃本應重振國內市場。

縱觀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東京的排名在 2021 年 9 月的調查中跌至第 9 位,而且還在。 東京被上海(在 2022 年 3 月的調查中排名第 4)和北京(第 8 位)超越。 長期以來在亞洲城市中排名第三的東京,如今已成為過去式。

很明顯,日本必須應對其複雜的對沖基金稅收制度。 海外對沖基金經理紛紛表示,“日本有絕好的機會,錯過了就可惜了”。

包包

Chang Jiang

"Incurable troublemaker. Explorer. Student. Professional alcohol expert. Internet gee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