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左)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於今年稍後舉行線上高峰會。 (圖:法新社)
根據美聯社/彭博社/亞洲時報/BBC/Sputnik/TNHK 報道,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與外交官在蘇黎世(瑞士)舉行旨在改善雙邊關係的高層對話後,中國最高級外交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楊潔篪10月6日表示,雙方原則同意允許年底前舉行兩國高層領導人線上會晤。
然而,問題是:這些改變真的很重要嗎?
白宮表示,這是自 2021 年 3 月阿拉斯加動盪事件以來首次舉行的官員面對面會議,沙利文對中國在東方海域的行動、人權以及北京對香港的立場等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了擔憂。孔. 香港、新疆、台灣。
「我的觀點是,積極的競爭需要積極的外交,」沙利文先生說。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這樣的會議。 »
他還表示,他與中國外長就台海局勢進行了「坦誠討論」。 沙利文先生表示:「我們認為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我們非常注重在多個層面建立深入、長期的關係。 »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在蘇黎世會議上,中方提出了雙邊關係「破冰」的路線圖,其中包括美國奉行合理務實的對華政策,雙方尊重彼此利益。
定於今年稍後舉行的中美峰會可能成為對北京和華盛頓緩解緊張局勢和建立雙邊信任能力的重要考驗。 會議結束時,北京和華盛頓表示,六個小時的會談是建設性的、真誠的。
新的穩定狀態?
美國的人權倡議者和共和黨議員對喬總統政府尋求在氣候變遷和限制北韓核計畫等問題上與北京合作而冒著緩解人權壓力的風險表示擔憂。
根據美聯社報道,白宮上周宣布,不會對美國參議院 7 月通過的《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案》發表評論。
佛羅裡達州共和黨參議員、該法案的發起人馬可·盧比奧在《華盛頓觀察家報》上寫道:“拜登政府選擇無視共產黨和中國犯下的嚴重侵犯人權行為,以達成氣候協議。”
[Tổng thống Mỹ và Chủ tịch Trung Quốc lên kế hoạch hội đàm trực tuyến]
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對此回應稱,拜登總統與前唐納德·川普不同,「公開反對侵犯人權行為,直接表達了對習近平主席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我們在各個層面都這樣做了」。
早期猜測稱,美國和中國領導人可能會在本月於義大利舉行的 G20 峰會上進行面對面會面,但由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前往羅馬的計劃,一線希望破滅了。
白宮發言人珍‧普薩基強調,新的發展不應被視為關係降溫,「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的是美國之間的穩定狀態。」我們可以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積極競爭,但必須控制這個。” 負責任地競爭。
普薩基稱,繼續進行最高層對話的協議是蘇黎世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雙方都在繼續規劃,但尚無法獲得會議的最終細節。
俄羅斯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員、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代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也承認,10月6日在瑞士舉行的會晤並不是未來中美關係的「破冰行動」 。 雙方立場沒有變化,但他承認中美對話基調有所改變。
「談判確實具有建設性,」他分析道。 顯然,隨著美國不斷發表指責中國的言論,雙方都希望採取新的對話形式。 美國認為,香港和新疆的局勢也導致了東海的緊張局勢。 就楊潔篪先生的聲明而言,中國願意就所有問題進行對話,但堅決拒絕與人權有關的指控。 也就是說,總體來說,雙方的立場沒有改變,但對話的基調發生了變化。”
專家阿列克謝·馬斯洛夫也強調了兩國領導人舉行線上會晤協議的重要性:「我們在這次會晤之前聽到了拜登先生的表態。 他說,美國並不尋求新的冷戰或分裂的世界。 透過這種方式,拜登先生向中方發出了明確的訊號,這一表態在某種程度上也為談判帶來了成果。 重要的是要記住,在這次會議之前,雙方都拒絕了舉行中美峰會的可能性……雙方都已經遠離了紅線,能夠進行建設性對話。
這是一個積極的跡象,但必須理解,蘇黎世談判是在台灣周圍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背景下進行的。”
兩大動力,兩種驅動力
他還表示,美國很可能有自己的算盤,在談判前表現“軟弱”,在中國周圍製造一系列緊張局勢,即試圖博弈所有“世界”。 「因此,即使雙方有很好的機會繼續對話,現在談論雙邊關係『破冰』還為時過早。
關於中國,彭博社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有許多緊迫的理由安排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並解決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宣布年底前舉行線上會議的可能性之際,中國正努力應對一系列國內挑戰,並迎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里程碑。 北京必須想辦法防止債務纏身的房地產集團恆大集團倒閉、主辦奧運的籌備工作、能源供應挑戰、國內消費指數下降。
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準備明年召開五年一度的全國代表大會,屆時習近平將繼續掌權,實現歷史性的第三個任期,這被視為中國結束與美國緊張關係的合理理由。
如果中國進入這個敏感的政治時期而不放慢旨在滿足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強硬外交政策,那麼挑戰將是巨大的。
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中國計畫協調員胡添文表示:“當然有國家考慮……它們讓世界放心。” 雙方進行最高等級的溝通。 但在國內,即使習近平不想示弱,如果與美國的關係失控也是沒有用的。”
他補充說,線上高峰會也存在被取消的風險,因為它比面對面會議容易得多。
有些人對這次會議構成重大變化的想法持謹慎態度。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邦妮·格拉澤表示,中國領導人實際上同意即將舉行的會議只是為了表明他的立場。 她說:「從習近平主席的角度來看,美國滿足了一些要求,證明美國需要中國勝過中國需要美國……
中美關係惡化不會對習近平有利,但我沒有看到中國做出任何讓步。”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指出,習近平主席必須平衡地緣政治關係與國內輿論預期,拜登也面臨類似訴求。 他在推特上評論說:「鑑於美國反華情緒強烈,對華政策調整的空間相當有限。 »
潛在風險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對美中關係的新發展持樂觀態度。 《亞洲時報》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甚至將喬·拜登總統政府與北京接觸的努力比作一場「災難」。
中國許多評論人士將當前的美中關係形容為陷入僵局,稱拜登總統比其前任唐納德·特朗普採取了更加非對抗或合作的政策,而現在卻轉向了競爭取向。 拜登的做法是分別處理與中國的不同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分開」。
與北京的競爭、合作與對抗正在並行。 這種做法從根本上違背了中國的觀點,即討論應在特定方案內相互關聯。
文章指出:“如果不解決這一根本衝突,華盛頓對建立在負責任競爭基礎上的關係的渴望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
中國人不僅非常消極地看待這些雙邊關係的競爭性質,而且相信雙方都會找到在雙邊問題上取得勝利的方法。 這也意味著北京將與拜登政府的任何合作視為僅僅是“恩惠”,而不是“有利可圖的投資”。
美國和中國都無法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因此,僵局將繼續陷入僵局。 如果中國不願意合作,美國可能就不得不放棄所奉行的做法,無意識地推動競爭和對抗,而這不太可能是健康有效的競爭。
(越南+)
© 版權屬於VietnamPlus、VNA。
管理機構:越通社; 主要負責人:主編陳添端。
許可證號:2008年9月11日資訊通訊部核發的1374/GP-BTTTT。
廣告:副秘書長Doan Ngoc Thu:098.320.8989,電子郵件:thudoanngoc@gmail.com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Bookie FI88工具首頁
“電視愛好者。音樂忍者。業餘旅行狂熱者。培根迷。友好的美食傳播者。自由組織者。經過認證的推特狂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