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 4,800 公司 在上海、深圳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它們公佈了2022年上半年的交易結果。根據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Wind和Choice-2平台的數據,其中53%的公司利潤暴跌。 經濟 世界第二大。
這種情況與2020年一樣糟糕,當時經濟幾乎被席捲全球的大流行所凍結。 當時,54% 的上市公司在今年前 6 個月出現利潤下滑。 但是,如果以虧損企業的數量計算,2022年上半年就更加困難了,將近900家企業宣布虧損。 2020年,這個數字是780。
中國企業的困難可能會對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中國企業是原材料和技術以及許多其他產品市場上的最大客戶。
“我們已經開始注意到影響。 石油和其他能源價格下跌,而半導體工廠的訂單比以前更弱,”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 Duong 說。
據專家介紹,2022年上半年大部分中國企業表現“糟糕”的原因是中國繼續推行零疫情政策和市場危機。 不動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繼續實施分區和消滅流行病政策的主要經濟體。 這導致主要城市在面對感染浪潮時經常重複關閉和保持社交距離。 旅遊業也受到很大影響。
房地產市場正處於危機之中,房地產開發商的一系列債券違約和客戶的憤怒也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尤其是當佔中國 GDP 30% 的行業關閉時。
2022年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僅增長0.4%,為2020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上個月,多家主要經濟組織下調了對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期。 給出的平均數字不到 3%。
在虧損企業中,國航、南航、東航等三大航空公司均錄得創紀錄虧損,2022年上半年累計虧損約500億元人民幣(72億美元)。這些企業表示原因是由於封城時的旅行禁令,人民幣兌美元貶值(自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約 9%)。
中國航空公司對匯率很頭疼,因為他們不得不用美元來支付進口飛機、配件和材料。 美元貸款的成本也急劇上升。
此外,房地產公司的活動也出現了大幅下滑。 中國領先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報告稱,2022 年上半年利潤下降了 96%。這是自 2007 年該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以來的最大降幅。
“熱情的培根迷。驕傲的流行文化忍者。謙遜的分析師。電視愛好者。終生的旅行迷。”